2024年09月26日
第A06版:副刊

一坛文化“佳酿” 相约众飨同醉

——滁州“醉翁亭讲坛”精彩开讲

□全媒体记者陈姝妤\文 王绪岩\图

秋分时节,高天流云;琅琊山下,弦歌复起。一支《琅琊神韵》,如林中鸟鸣,如山间流水,一呼一吸之间,仿佛淡然出尘、清丽脱俗的琅琊山水从时光的沉淀中隐隐呈现;一曲《醉翁操》,声和流泉,空山回想,一张一弛之间,好似回归自然、与民同乐的醉翁精神跃然眼前,带领现场的观众穿越千里江淮,回望千年历史。

9月22日,由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滁州市地情人文研究会、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等联袂主办的“醉翁亭讲坛”启动仪式暨首场讲座在滁州学院会峰校区举办。活动中,相关部门负责人、文化学者和滁州学院师生共180余人齐聚一堂,共启文化“佳酿”,共话亭城“醉美”,呈现了一场传承欧公遗风、沿袭阳明精神的文化盛宴。

知行江淮 深话皖东

滁州山水亭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滁州自隋开皇三年(583)设州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只有坚守文化与哲学的深耕,探索历史与逻辑的真谛,才能传承历史韵味,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知行江淮古道,深话皖东文明;融化古今成果,坚持守正创新”,“醉翁亭讲坛”旨在通过不定期邀请全国知名学人、文化使者、行业专家作为主讲嘉宾,讲述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与哲学、地域文化与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深度挖掘人文资源和最新学术成果,努力打造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滁州文化品牌、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讲坛面向大众、开放共享,希望大众进一步了解滁州的江淮文化、皖东文化,以期营造城市文化的浓厚氛围,促进文旅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品味,催化禀赋升级。

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滁州具有众多辨识度高的文化IP,它们是滁州文旅发展的先天优势,更是滁州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灵魂。滁州要建设现代化的文化强市,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有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梳理,重新整合,呈现其应有的品质和深度。希望通过“醉翁亭讲坛”的一场场讲座,让滁州文化IP背后的历史文化从方志典籍、专家文稿中走出来、活起来,以时尚而走心的传播方式,润物无声地融入大众生活。

魏晋风尚 琅琊佳酿

“醉翁亭讲坛”首场讲座的主题是《魏晋风尚与名士风流》,主讲嘉宾为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杨朝蕾教授。

杨教授在讲座开场阐释了首场讲座以魏晋时代作为题材的缘由。据宋代《太平寰宇记》载,“琅琊山在县西南十二里,其山始因东晋元帝为琅琊山避居此山,因名之。”又据[民国]《琅琊山志》记载,当年晋怀帝司马炽命安东将军琅琊王司马睿镇守建邺(今南京),司马睿路过此地,曾驻军滁州摩陀岭,琅琊山因此得名。一座琅琊山,半部滁州史,讲坛从此始,“佳酿”从此启。

杨教授围绕魏晋时代之特征、魏晋风尚之体现、名士风流之境界等三方面,为我们讲述了琅琊山得名之初的时代风尚。她认为,时代虽然在变,但精神内质是一样的,魏晋风尚依然能够给予当代人深刻的启示。我们应该反观现实、反省自身,看淡生活得失,回归自然,发现内心的深情。琅琊山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处灵魂的氧吧,是一块难得的生活艺术化的净土。

杨教授的讲座思路清晰,言简意赅,引发在场听众的深度思考和热烈交流。滁州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宣佳慧听完讲座,颇有启发:“我可以用年轻人的方式、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宣传滁州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滁州,看到滁州。”金雨桐是滁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她说:“原来琅琊山与琅琊王等诸多人物有着历史的联系。我以前对琅琊文化并不是很了解,但是通过这一次讲座,发现原来学校背后的琅琊山及其承载的琅琊文化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我决定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要多了解、多探索、多研究。”

“滁州学院作为地方高校,有责任有义务与地方文化发展同频共振。我们将以举办这个讲坛为契机,深植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促进师生文化素养的进步,培育文化研究的新生力量,激发对人生的洞见和对未来的信心。”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2024-09-26 ——滁州“醉翁亭讲坛”精彩开讲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20160.html 1 3 一坛文化“佳酿” 相约众飨同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