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峰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天长市汊涧镇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作为工作重点,充分调动群众自治积极性,探索“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文明积分”的移风易俗新模式,让文明之花落地生根,有效地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村规民约“点亮”文明新风
走进汊涧镇各村社区,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村内路面干净整洁,墙体彩绘优美明亮。曾经这里也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现象,垃圾乱倒、邻居纠纷时有发生。为了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汊涧镇各村(社区)党总支组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经过几轮讨论修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村级重点工作、群众的关切问题写入村规民约,不断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该镇长山村村民老张头说:“自从完善了村规民约,村民们自发行动起来,周边环境是一天一个样,如今晚饭过后和几个老友沿乡村公路走一走,欣赏一下绿树成荫,鸟鸣山涧的美景,看着小孩子们林下玩耍,日子过得轻松愉快啊!”
红白理事会“理出”新气象
为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汊涧镇组建由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理事长,党员群众代表、骨干青年志愿者等为成员的红白理事会,对全村(社区)红白事操办标准开展大讨论,统一标准。事主来村里备案后,理事会成员主动对接,全程有效参与,红白喜事大变样。
村民老李说:“以前为了不输面子,婚丧嫁娶都要大办一场,不仅造成财力上的浪费,我们自己也是身心疲惫,自从村里有了红白理事会,号召大家摒弃攀比观念,一切从简,现在办一场婚礼就省了不少钱。最让我感动的是红白理事会几位负责人主动上门服务,全流程安排得妥妥当当,真让我们少操不少心,切实为我们老百姓减了负”。
“小积分”助力“大文明”
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近年来,汊涧镇各村(社区)每季度召开乡风文明评议会,对村民参与移风易俗、卫生整治、文明实践等领域情况现场评议打分,实行积分制兑换。
“每季度,村里的积分超市就成了村民们晒‘文明’的大舞台,谁家兑换了多少东西,谁家的积分排前列,成为大家的热门话题。我最近兑换了一些牙膏洗衣粉之类的生活用品,基本上够我们全家用一年了。通过参加村里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环境卫生整治等领取一定的积分,既美化了我们生活的环境,还能兑换为日常生活用品,很划算。”汊涧镇张营村村民朱礼明说。
同时,汊涧镇以文明创建和乡村振兴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定期开展“一小时巡演”“公益小集市”等文艺演出,让群众富了“口袋”更富“脑袋”,文明之风浸润人心。
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推进,汊涧镇群众自我管理、自觉践行移风易俗成为乡村文明新风尚。下一步,汊涧镇将继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积极探索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