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锦 杨读俊
“真的感谢你们上门来帮助我!”近日,南谯区法律援助中心上门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获得了群众好评。今年以来,南谯区司法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积极探索“12345”工作法,做好司法领域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和群众满意度。
一个平台。整合矛盾调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为一体,集结全区10家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入驻,选聘专职人民调解员11名,常驻工作人员6名。今年上半年,接待法律咨询来电285起,接待群众申请法律服务186件,线上系统流转指派案件6件,线下各行业专业调委会受理案件98件。
两类帮扶。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扶教育,坚持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一对一”结对、开展“送温暖”帮扶,既确保刑罚执行严肃,又保证管控教育温情。加强对安置帮教对象的走访帮扶,全面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三项落实。落实合法性审查工作,实现全部镇街基层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和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设立基层法治观察点13个,选聘法治观察员39名,全面推进基层法治建设。落实“一府两院”联动机制,健全常态化沟通和工作落实机制,促进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互动增益。落实行政复议工作,明确适用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的案件范围和办理流程。1至6月已办理结案行政复议案32件。
四个强化。强化队伍建设,加强理论学习,严守政治纪律,狠抓作风建设,着重培养政治过硬、学用合一的综合性人才。强化政务公开,提高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了解。强化普法阵地建设,让群众抬头见法、休闲学法,目前已建法治教育馆3个、法治公园(广场)47个、法治宣传栏122个、法治长廊13个、法治图书角92个、法治讲堂96个。强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配备配强专职人民调解员和法律顾问,培育一批“法律明白人”,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目前已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11个、市级54个。
五类为民。组织开展多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增强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全区102个基层人民调委会共受理案件997件,调解成功率100%。进社区开展预防未成年犯罪、妇女维权、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系列主题普法活动100余次。联合皖东公证处探索构建“村居社区公证员”服务新模式;积极畅通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目前已受理法援案件473件。同时推深做实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协同多部门推进惠企政策以最快速度直达各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