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雨阳
党建引领
擦亮文明底色
强化组织建设,筑牢文明根基。施官镇目前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均已挂牌,并明确了专人进行管理。施官镇织密责任体系,明确创建内容、巡查重点和组织分工,形成镇党委书记牵头抓总,多部门共同参与、共联共建的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持续推进文明创建长效化、常态化,形成创建工作全面覆盖、精细管理,确保文明创建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创新党建模式,引领文明风尚。施官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引领辖区内居民树立文明意识,形成文明风尚。定期开展党员教育和培训,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开展“三会一课”、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引导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使他们能够成为文明创建的先锋模范。同时,施官镇号召无职党员认领志愿服务岗位,以实际行动带动居民参与文明创建,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发挥党员作用,争当文明先锋。施官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网格化管理的优势,“线上”通过网格微信群及时推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相关公益广告等,引导居民正确认识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居民参与创建的意识;“线下”采用LED显示屏、张贴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居民家中,面对面宣传移风易俗知识,不断提高居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让移风易俗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印在群众心中。
文化惠民
打造人文乡镇
理论宣讲润民心。施官镇把宣讲融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围绕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等内容,以“小故事”阐述“大道理”。同时,施官镇精准对接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创新开展“点单宣讲”,用好用活文明实践“群众点单”栏目,征集群众对理论宣讲工作的意见建议,以清单的形式汇聚到理论宣讲团。施官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等阵地,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纪学习教育等主题,开展“举旗帜 送理论”宣讲活动100余场,受众1400余人;施官镇积极探索基层理论宣讲新路径,创新打造“施情话理”宣讲品牌并成功申报2024年市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并以宣讲品牌为总引领,创建了“乡贤+”“施官青年说”“话说施官”等8支宣讲队伍,从党员干部、模范人物、创业能人中选拔培育23名“百姓名嘴”,依托镇党性教育馆、新风凉亭、党史文化长廊等阵地开设“板凳课堂”“广场课堂”等5类学习课堂,扩大理论宣讲影响力,开展移动小课堂宣讲48场,受众600余人。
选树典型扬正气。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群好人,满城春风。施官镇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坚持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利用道德评议会评选“道德模范户”“文明示范户”等,挖掘先进模范,发挥榜样力量,严格对照评选标准,组织群众进行集中评议,再由道德评议委员会进行评议,最后由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评议,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同时,扎实做好身边好人线索上报和评选工作,组建“来安县施官好人”宣讲团,深入开展“好人宣讲”进机关、进企业、进美丽乡村活动20余场次。通过日常宣传和定期评议,施官镇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自觉向先进典型看齐,争当移风易俗的宣传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积分管理促共建。近年来,施官镇积极推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工作,制定《施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办法》,涵盖乡风文明、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各方面,积分标准采取正负结合,加分体现正向激励,扣分体现负面约束。以家庭为单位建立“积分存折”,各村党支部通过“月评比、季兑换、半年公示、年底清零”的方式,开展积分评比活动,为文明家庭颁发“荣誉积分卡”,群众根据积分情况,每季度末可持“荣誉积分卡”在“积分超市”兑换相应分值的生活用品或生活服务。“以前村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村民配合度不高,村干部软磨硬泡跑很多趟。现在有了‘积分制’,只要一通知,村民纷纷响应。平时村民除了打扫自家的房前屋后,还争着打扫村庄各个角落的卫生死角,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施官镇桥西村村书记傅宁静表示,全体村民在积分制的激励下,积极参与乡村共建共享,让村子迎来美丽蝶变。
广泛宣传聚民力。施官镇充分利用村村通、流动宣传车、文明实践大讲堂等群众易于接受的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典型事迹,形成弘扬新风正气的良好风尚。今年以来,施官镇已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网格员入户走访100余户,先后发放纸质宣传资料400余份;同时,施官镇组建“移风易俗宣讲团”,深入开展“文明新风进基层”“移风易俗我先行”等系列宣讲活动,通过宣讲团的一次次宣讲,有效引导了基层群众自觉摒弃不良的社会风气,树立婚事新办、丧事俭办观念,成为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主动传播者和自觉实践者。下一步,施官镇将继续探索文明新风宣讲新方式、新平台,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新规,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新风走进千家万户,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摒弃陈规陋习、厉行勤俭节约,真正推动健康向上的社会文明新风尚在来安县施官镇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志愿服务
提升创建温度
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壮大服务力量。施官镇以群众需求为“圆心”,暖民心、强信心,着力打造完成集休闲娱乐、健身、文化为一体的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14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了施官镇“助农为乐”、桥西村“零距离,暖民心”、彭岗村“银龄关怀”等志愿服务队35支,固定志愿者1200余人,实现“一个站所,多支队伍、多种服务”志愿者队伍组建模式。今年以来,围绕反诈宣传、森林防火、防溺水等方面工作,开展各类主题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施官镇志愿者协助开展文明评选活动,组织积极推报“优秀志愿服务典型”“文明家庭”等优秀示范案例,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走在施官镇街头,到处流动着最美“志愿红”,遵守文明、践行文明、倡导文明新风成为一抹亮丽的底色。
开展多样化服务,满足群众需求。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施官镇积极打造涵盖未成年人关爱、政策宣传、银龄关怀等多种服务类型的志愿服务菜单,涉及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科学普及等内容,形成了敬老——“情暖夕阳”“智慧助老”、爱童——“爱心课堂”“七彩生活”、助青——“技能圆梦”“百企千岗进村”等深受不同群体欢迎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实践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一个个志愿项目,一次次贴心服务、一件件惠民实事,实现了“民有呼,我必应”,用一言一行诠释文明的内涵,用志愿之光照亮群众的心灵。
弘扬志愿精神,创新志愿服务机制。施官镇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机制,力争让志愿服务工作覆盖更广、服务更全、更可持续。施官镇根据每月不同主题,把各相关职能部门、企业商户、公益组织组合成志愿服务“共同体”,联合施官镇卫生院开展健康义诊活动,为老年村民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营造了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联合卫健办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努力营造热心公益事业和无私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氛围,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开展以绿色环保、环境整治等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施官镇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阵地作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凝聚党心民心通道,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共享文明风尚成果。
乡村振兴,重在塑形,要在铸魂。施官镇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见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文明花又开,清香满施官。走进来安县施官镇,村落静美人和谐,文化新风扑面而来,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近年来,施官镇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从党建引领、文化惠民、志愿服务等多方面发力,着力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