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5日
第A07版:皖东传真

铜城镇“四化同步”构建志愿服务新局面

本报讯 近年来,天长市铜城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和铜城镇社会事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四化同步”构建志愿服务新局面,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在铜城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至2024年,铜城镇实名注册志愿者1400余人,注册志愿服务队伍70余支。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志愿者队伍建设社会化。给予志愿组织一定自主空间,促进志愿者队伍自生性发展,重点面向“三类群体”征集,即从有稳定收入和空闲时间的退休职工、乐意参加集体活动的健身人员、热心公益事业的“好人”等群体中征集。通过积极发展,该镇涌现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百姓名嘴宣讲志愿服务队等一批活跃志愿者队伍,党员在其中发挥“穿针引线”作用,营造出人人参与的志愿服务氛围。

引导志愿服务差异化发展,促进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坚持志愿服务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构建“志愿+”项目体系,以差异化发展推进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建成思想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百姓名嘴宣讲志愿服务队、文艺演出志愿服务队、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等七支队伍,打造了“健康徒步”“红色故事汇”“红色光影·义务放映”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展示了该镇志愿服务风采。

创新志愿参与途径,促进志愿服务形式多元化。完善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协作机制,鼓励各志愿服务队伍从身边小事出发,推出免费理发、“圆梦微心愿”等更多易参与、好上手、不占用过多时间的“小而美”志愿服务项目,避免志愿服务任务化、功利化、行政化趋势,减轻群众参加志愿服务的心理负担,吸引更多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在元旦、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节庆日开展特色活动,招募志愿者参与该镇半程马拉松邀请赛和千秋剥果节,让广大群众有参与其中的体验感、乐在其中的幸福感、受惠其中的获得感。

建设志愿服务阵地,促进志愿服务项目场景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党群服务中心等线下阵地和文明实践网络平台,坚持把村、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发挥志愿者源于群众,具有扎根基层、联系各方和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化解矛盾的独特优势,坚持需求导向,优化服务方式,自下而上、多点开花。截至目前,“圆梦微心愿”志愿服务项目已连续开展三届,累计完成百余个微心愿;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举大旗、拉横幅到各村进行“防溺水”等安全宣传教育,志愿服务精神在一件件为民服务实事中变得真实可感。

(王 林)

2024-09-05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19057.html 1 3 铜城镇“四化同步”构建志愿服务新局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