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马晨晨
从一名普通武警战士到安徽省农村产业带头人,他以一颗赤诚之心,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道路上全力奔跑,在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事业中倾注真心,勇当“领头雁”,用实干开新局、谱新篇。他就是马国斌,现任滁州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全椒县薄壳山核桃产业协会秘书长、安徽华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心系故土 退伍不褪色
马国斌于1992年应征入伍,1995年退役。三年的部队生活时间虽不长,却给马国斌带去了深远的影响。他坦言,始终以自己是一名退役军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也正是由于这一身份所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毅然决然选择在2017年回到家乡创业,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
凭着对家乡产业政策的信任以及干事创业的满腔热忱,马国斌流转太平村委会土地800亩,积极投身碧根果(薄壳山核桃)种植,他的心里攒着一股劲,就想为家乡发展做些实事,“我是农村孩子,对土地也有感情。”马国斌在外打拼多年,即使已有所成就,却始终在心底牵挂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关注着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种植碧根果的新路子也让他满怀期冀地踏上新征程。
扎根乡野 种好一棵树
创业之初,马国斌走了不少弯路,面对从没接触过的全新领域,他清楚地认识到,光有一腔热血远远不够,更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真正种出能助力家乡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树”。
马国斌一边潜心钻研,努力自学薄壳山核桃的生长特性、种植特性、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知识,一边跟着国家级和省级薄壳山核桃首席专家学技术。同时,他还是安徽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首批培训对象,并被评为省级优秀学员。如今,马国斌已成长为一名“土专家”,他参与编写《全椒县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要点》,还与县内同行组建全椒县薄壳山核桃产业协会,作为协会秘书长,他常常与县林业局技术专家一起到企业开展现场指导,足迹踏遍了全县百余家薄壳山核桃企业,有针对性地帮助各个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有力推动了全县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实现通过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致富,马国斌在全椒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帮助下,于全县范围内第一个完成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成立全椒县国云农林生态专业合作社,村民变股民,以土地入股可领取年度收入、分红。马国斌还大量吸收周边困难群众、留守老人参与公司日常工作,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周边群众成为公司及关联企业的用工主体。他带头兴业创业、带领乡亲致富,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的具体做法被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确认为“全省农村产业带头人典型案例”,并向全省推介。
倾听民意 为产业发声
作为滁州市人大代表,马国斌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在心。当选人大代表以来,马国斌已连续3年提出高质量议案。在今年的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他提出《关于“有序推进木本油料规范种植,全面建设高质高效农业强市”的议案》,正是从群众利益出发,提出拓展薄壳山核桃种植空间,推动薄壳山核桃产业全面提升。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马国斌的不懈奋斗、积极努力下,他曾获首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安徽省三等奖、滁州市一等奖,安徽省乡村振兴带头人、滁州市劳动模范、滁州市“最美退役军人”、全椒县“十佳科技致富带头人”、首届全椒县县级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等称号。
近年来,全椒县获评“中国碧根果之都”,“全椒碧根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接下来,马国斌表示,将立足现有基础,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奋力书写乡村产业振兴的时代答卷,以“实干之笔”绘就“产业旺、农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