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来安县三城镇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村容村貌外形气质,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弘扬乡风文明新风尚,实现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美好愿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长效动能。
产业助力,夯实乡风文明基础。坚持以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风文明,将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增长点,打造三城湿地水乡名片,发展“龙虾+”特色文旅产业链。发展“旅游+农业”新业态,开发研学游、亲子游、采摘游等旅游产品,推动农-产-旅深度融合。“中国旅游日”滁州主场活动、“节气里的大美中国·滁州篇”暨第三届滁州三城龙虾节活动圆满完成,累计销售龙虾美食套餐3万多份,超1.5万公斤,实现销售额4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0%、120%。吸引长三角周边城市游客8万余人次,同比增长60%。
人居赋能,擦亮美丽乡村底色。探索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因地制宜、一户一策”人居环境三城模式,着重做好省级中心村及美丽村庄示范点长效管护工作。推深做实村庄清洁行动,清理沟塘渠坝、乱搭乱建、杂树杂草,截至5月,今年共清理废弃猪圈、厕所等无功能建筑、残垣断壁26处,开展街道整治20余次,集镇和公路沿线环境整治30余次。落实“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通伏涧路与福州路第二通道,构建三城-滁州连通路。落实路灯亮化建设,结合县级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资金为沈圩、广大两村新建太阳能路灯50盏。组织开展“清河清湖暨‘清四乱’专项行动”,完成河堤沟渠除表清杂36.34公里,清理开垦种植36处。
以文化人,培育崇德向善风尚。截至5月,共开展“送戏进万村”戏剧表演活动9场次,送电影下乡活动5场次。推出和完善《三城镇移风易俗倡议书》《致全镇居民的一封信》、移风易俗宣传册等,发放宣传资料700余份。积极建设发展全镇8个村文明实践积分制、龙虾小镇新风堂,吸引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实现以德治村。2024年成功申报两人获得 “来安好人”称号,同时动员历届获评“滁州好人”“文明家庭”等称号的24人发挥道德模范作用,参与学雷锋活动月、移风易俗月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婚俗殡葬改革宣传引导20余次、主题活动3次,发放倡议书500余份。
(单城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