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亭爱你”心育共同体,完善服务体系,不断促进工作提质增效。
完善机制,形成关“心”合力
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形成“党委政府主导、学校和专业机构搭台、社工志愿者唱戏”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模式。成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教体局等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问题。汇聚师资力量。坚持“以专带兼”“城区带动乡镇”,整合中小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和学生心理发展成长指导小组,联合高校教授、知名家庭教育专家等组建家庭教育教师团等队伍,汇集卫生、社会团体等行业优质心理健康志愿者1200余人。成立“525心灵使者”等志愿服务队。接待咨询1.45万余人次,开展活动200余场次,服务人群6万余人次。提升专业技能。“走出去、引进来、共成长”相结合,2024年选派5人参加“圆梦工程”农村未成年人心理服务与援助工作培训班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组织各地心理健康中心(站)、学校教师、班主任和社区志愿者分层分级开展“沙盘游戏疗法”“心理诊断技能”等培训400余场,参训2.6万余人次。
整合资源,构建暖“心”平台
建强校内阵地。标准配备个体辅导室、团体辅导室、宣泄放松室等,实现市、县两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覆盖。476所中小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率达100%。按照“一生一案”原则,实现全覆盖建档、开展全方位筛查、推进全过程帮扶。拓宽校外载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内建设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依托公益性文化场馆和乡村学校少年宫设置心理驿站。累计投入800余万元,建成社区心理功能中心(站)160余个,吸引“阳光社工”“一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进驻。做优线上服务。搭建市、县(市、区)、学校“三级心理预警平台管理系统”。开通咨询热线,联通心理健康服务点480个,2024年以来,受理电话咨询2100余人次,累计处理网络咨询1000余个。
教育引导,丰富育“心”形式
注重课程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思政、学科教学全过程,各校每班每两周开设1节以上心理健康课。依托心理社团、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媒介,用好课后延时服务,组织观看主题电影,开设音乐绘画心理课和微课5000余节次。丰富主题实践。打造“皖东父母大课堂”家庭教育公益品牌,邀请专家开展公益讲座2600余场,惠及200余个乡镇、学校和社区,受益家庭30余万户。各校开展“梦想起航·一起向未来”等主题活动700余场,心理活动月组织说心语、传心愿、暖心抱、敞心扉、谈心得等活动1100余场。开展户外拓展训练,持续实施“个性青春 快乐成长”青少年沟通能力建设、“七彩心情 缤纷童年”儿童情绪管理等项目。营造关爱氛围。健全滁州市中小学生心理预警月报制度,关注重要节点,在开学或考试前后举办“阳光成长 心育护航”减压活动。发放“心理健康小贴士”等宣传材料超18万份。录制《心理开学第一课》,线上多平台推送心育知识、活动实录及新闻报道等2600余条,推送《雪绒花心灵在线云之声》《点亮童心·科学护航》音视频400余期。
滁州二小开展“心向暖阳 乘风破浪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心理素质拓展团辅活动。(资料图) 吕祥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