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琅琊区教体局按照“固化为仪式,物化为载体,融合于成长,内化为品格”的培养思路,不断强化体育精神的育人功能。
融入仪式教育,弘扬正确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体育仪式。学校体育竞赛开幕式奏唱国歌、校歌,加强学生爱国主义、爱校荣校情感培养;设计舞龙舞狮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赛前展示吉祥物,闭幕式颁发带有特殊意义图案的奖章,向学生传递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体育精神。在全民健身各类活动比赛中,均制作大型活动背景牌,同样设立开幕式和闭幕式。各项赛事设计参照国内联赛赛事流程,设有入场仪式、双方队员互致敬意等环节,倡导相互尊重,让运动员感受体育比赛的严肃性和庄重感。
依托载体教育,传播健康体育文化。投入6515万元用于修建学校体育场地、增设体育器材、组建各类竞赛等。强化体育教师教科研工作推进,5名体育教师在全市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共荣获3个一等奖。11所学校“一场两门、早晚两开”,多次接受全省同行参观调研。建成全市首家“百姓健身房”,在宝山学校小学部新建室内“琅琊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建设10分钟健身圈,辖区380个小区实现健身路径100%覆盖。完成小区全民健身设施配建、提升改造71个点,超任务指标完成率112.70%。北湖公园、菱溪湖公园等20余处公共场所的体育设施完成提升改造。“山水”风景骑行道、“两河”健身长廊、“三湖”健身圈已然形成。
开展融合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吉祥物、口号等精神载体和奖牌、奖杯、证书等荣誉载体建设,激发运动员参与热情和荣誉感。西涧小学、琅琊实验学校分别与市体育职业学校签订轮滑、游泳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将防溺水工作和学生游泳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完成对滁东5所学校的900余名学生的训练任务,开创安徽省防溺水教育工作先河。2023年,琅琊区校园运动队共参加了游泳、激光枪、速度轮滑等5项省级体育竞赛,共获得46枚金牌、8枚银牌、9枚铜牌,省级体育竞赛成果实现历史性突破。5所学校代表队勇夺6个市级赛事团体一等奖,其中解放小学游泳队在16个单项比赛中获得13项冠军。学生体质检测优秀率达到17.81%,良好率达到39.94%。
深化品格教育,传承体育文化精神。推进健康琅琊建设,设立“学在琅琊杯”中小学生系列赛事和“学在琅琊杯”全民健身系列赛事,弘扬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区教体局每年开展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柔力球、太极拳、广场舞等30余种健身项目被越来越多的群众喜爱。培训以社区授课或直播课堂等多种形式开展,教会群众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鼓励全民健身。2024年初,琅琊区举办“讲出你的全民健身故事”活动,健身达人们细数文明礼貌、互相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传播全民健身正能量。不断优化赛事品牌,琅琊区全民健身运动会暨社区运动会等社区联赛参与人数逐年成倍增长。
(许海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