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第A05版:南谯新闻

筑牢应急根基 守护百姓安全

——南谯三举措夯实基础建强体系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综述

饶马林 邹存刚 杨读俊

近年来,南谯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制度性安排,充分运用数字化建设成果,不断抓队伍、抓防控、抓基础,推动全区基层应急能力持续提升,创成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个,先后2次代表安徽省在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一季度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零伤亡。

抓队伍,不断增强应急力量。优化队伍结构,制发《南谯区优化镇(街)权责清单厘清县乡职责边界工作方案》,推动执法力量向基层、向一线倾斜,镇(街)成立应急管理机构,负责统筹领导属地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自然灾害等领域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摸排辖区企业注册安全工程师4类专业20人,组建11人的企业“护安队”,实现资源共享。加强队伍建设,完成区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和17个专项应急预案修编,累计组织15批次500余人次参加应急预案演练;按照立足长远、实际实用、集约节约的原则,建立12个综合应急救援队,人员做到集中培训上岗,装备配备增加至3类15项,有效提高实战装备水平。同时,培育社会应急救援队伍2支100人,组建防汛抗旱、有限空间、建筑坍塌和危化品等专业救援队伍8支150人,应急队伍实现了专群结合、优势互补。

抓防控,不断提升应急能力。做实隐患整治,按照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制定区级巡查方案和21个行业领域子方案,明确51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全面排查整治隐患,推动部门监管职责、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加大物资储备,充分运用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结合各区域抗灾能力,按照“中心覆盖、点面结合”原则,确定“1+11+N”布局,即1个区级储备库,11个镇街储备库,N个村级物资储备点。围绕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应急救援、生活救灾4类物资,投入超700万元,完成区级综合物资储备库和102个库点的应急物资储备;建成3处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行政村规范化安置场所覆盖率达90%;配备防汛抢险救援队伍22支1000余人,对易涝易灾地配全卫星电话、应急发电机、水泵“三大件”等物资。

抓基础,不断健全应急网络。强化科技支撑,以“城市大脑”为基础,建成区级应急指挥中心并投入运行,整合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公安等数据,搭建集数据汇集、数据分析、指挥调度、智能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调度平台。综合运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区91个村(社区)划分为735个基础网格,配备网格员1171名、信息员3415名,实现“市-区-镇(街)-村(社区)-网格”五级应急综合预测、预警和信息共享机制。打通应急末梢,巩固加强农村应急广播阵地建设,先后建成投用区级1个综合平台、镇(街道)11个分控平台和1000余套终端,实现行政村(社区)应急广播全覆盖。同时,发挥区级指挥中心作用,通过视联网接通全区各镇(街)和行政村终端,实现预警信息及时发布。今年以来,已发布各类灾害预警信息30多万条,在应对年初冰冻雨雪等极端天气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打通了应急指挥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区上下正继续围绕“抓基层、打基础、强筋骨”狠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以高质量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新南谯持续贡献力量。

2024-06-26 ——南谯三举措夯实基础建强体系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综述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15325.html 1 3 筑牢应急根基 守护百姓安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