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5日
第A03版:副刊

母亲和父亲住在农村。我在外地上班,平常只能抽空回家看看。

这些年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回到家,母亲只要见到我,肯定先给我打一个“印象分”——和上次回家相比,瘦了还是胖了。而且,只要比上次胖一点,肯定会对我大加赞赏,反之,就会刨根问底,是不是工作太累,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就像我16岁到外地念中专那会,生怕我在外边吃苦,尤其知道我从小喜欢省吃俭用,最不放心的就是怕我吃得太简单。

平常回村次数相当有限,到村里又基本不串门,但我对村里发生的各类“新闻”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足不出户,就能从母亲的嘴里得知我们村最近发生的大事小情,比如哪家娶了媳妇,哪家生了孩子,哪家买了汽车。

有一年春节后回家,一进门,母亲当场就考我:这次回来发现咱们村有啥新变化?

我说感觉街道比年前宽敞干净多了。母亲说,村里组织大家清理街道,把堆在房前屋后的草垛都搬进了院子里。看看,母亲为了能让我熟悉村里的情况,主动进行了“村情播报”。

还有一次回村,母亲又为我播报了一条重大“新闻”,说有关部门号召乡亲们在公路旁边植树,需自己选购树苗,一亩地一年给补贴800元,大家积极性很高。我家也响应号召种植了200多棵杨树。

如果很长一些日子不回村,我照样能够知晓村里发生的各种“新闻”。像大街小巷铺上水泥路、安装太阳能路灯、家家户户通自来水这样让乡亲们高兴的暖心事,从母亲给我的来电就能知道,这让我对家乡发生的一系列喜人巨变感到骄傲自豪。

母亲为我播报的村情,有村里的大事,还有家里的小事。母亲给我说了一件事,对父亲的评价为“有点傻”。乡亲们给小麦浇水,需自备塑料管。我有几个本家叔叔,和我父亲乃一爷之孙,农田包产到户这些年,种地和浇水都是一起合作。年长日久,浇地用的塑料管难免出现破损,如果买新的,按说应各家均摊。有的叔叔眼看塑料管漏水,图省事,不愿换新的,只要能用就凑合。遇到这种情况,父亲干脆自己出钱买塑料管,不让叔叔们掏钱。而我那几个叔叔,经济状况都比我家好。父亲这种宁可自己吃亏也不占别人便宜的脾气,让我从小就耳濡目染,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我发现,母亲的“村情播报”大多数比较客观,但也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如果遇到头疼脑热,她喜欢报喜不报忧,为的就是不想让我担心。

上个月的一个礼拜天,村里一个大哥的孩子结婚,眼看婚宴就要举行,突然飘来一场大雨。此前一天,母亲特意来电说准备赴宴。看大雨来得急,我赶紧打电话,问母亲赴宴情况。她说怕感冒刚回到家来取衣服。我当时信以为真。直到几天后才得知被骗。原来,父亲那天正准备赴宴,竟不知何因头晕目眩。母亲接到电话顾不得吃宴席,赶快跑回家,而我那天打电话时,风正大、雨正狂,村医正冒雨赶来给父亲输液。我妹妹第二天带着父亲跑到县城住了院都不跟我说。

这些“村情播报”,虽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饱含着浓浓的亲情,让我对家乡永远保持一份来自内心深处的牵挂。

2024-06-25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15247.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