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康佳
近年来,来安县大英镇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秧歌灯重新焕发出时代光彩。
多层次推进阵地建设,为保护非遗文化“赋能”。创办非遗秧歌灯灯艺扎制社,邀请非遗传承人章思林,每周四在镇综合文化站排练室,给非遗秧歌灯表演队成员及喜爱扎制技艺的群众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利用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综合文化站等前沿阵地,组织非遗表演队伍通过文化活动、文艺赛事等形式展现非遗特色,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庆中秋 迎国庆”文艺演出、非遗花灯及演出服装展演等活动,吸引1000多名群众参与体验。累计投入近30万元改造升级非遗秧歌灯展厅,按照历史沿革、传承人简介、历史印记、活动集锦、传承创新六大板块,运用影音播放和老物件、老照片展示等方式,再现插秧和丰收时节农忙场景。
多元化适应时代需求,为弘扬非遗文化“添彩”。在秧歌灯复排过程中,传承人及表演者坚持除去糟粕,吸取精华,进行大胆改革。在表演服饰上,一改原先仿清穿戴,将现代审美融入民间歌舞。在伴奏音乐上,在传统配乐上融入现代节奏和花鼓锣元素,把原来只局限于在广场表演的单一形式改为广场、舞台双重表演形式,让传统戏曲更符合现代群众审美。在演出形式上,结合秧歌灯创作历史背景,将插秧、撒秧、打秧把及收割时的农事动作,融入原来单纯的舞蹈肢体表演,让秧歌灯更能展现出农忙播种期望与丰收喜悦。
多渠道开展志愿服务,为发展非遗文化“增效”。成立秧歌灯非遗传承志愿服务队,系统传授表演艺术知识和技法。聚焦青少年儿童与老年群体,让非遗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秧歌灯纳入课后延时服务,邀请志愿服务队老师开设“四点半课堂”带领孩子们了解秧歌灯起源与发展,学习扎灯、舞蹈技艺。截至目前,已在来安县庆六一文艺汇演、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中登台亮相5次。为将秧歌灯融入老年群众晚年生活,在镇老年学校设置体现本地特色的秧歌灯课程,邀请志愿者每周给学员讲解秧歌灯知识要点,并指导排练。这些学员先后参加“长三角”地区“朱泾杯”花灯大赛、市县农歌会、“民生杯”乡镇综合文化站文艺调演、滁州市桃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并在“朱泾杯”花灯大赛中荣获“最佳传承奖”。
多方位人才队伍培养,为传承非遗文化“筑基”。常态化开展非遗培训班,为培育非遗传承人才搭建舞台,依托乡村阵地,采取以训带传、以点带面的培训方式,达到“以老带新传帮带,以新促老增活力”效果,累计培训9期300余人次,目前传承队伍已有50余人。先后组织非遗秧歌灯项目参加“朱泾杯”长三角花灯艺术展演、滁州市桃文化旅游节、来安县永阳花灯节等活动,颇具特色的非遗秧歌灯项目,吸引众多当地群众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驻足观看。同时,大英镇政府充分发挥“搭桥”功能,加强与安徽师范大学、滁州学院等高校交流学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交融,让传统非遗艺术与时俱进,焕发时代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