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有为的人”

——南谯区引导退役军人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全面发力

全媒体记者李邦军 通讯员姚童玲

眼下正值农忙时节,皖东大地的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在南谯区沙河镇油坊村,退役军人志愿者李欢正甩开膀子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帮助刚做完手术无法劳动的村民李志友抢收麦子。大家密切配合,分工明确,不到一天时间就将收割机进不去的两亩地麦子收割完毕。看着一袋袋麦子顺利装车,前几天还满脸愁云的李志友喜上眉梢,不停地向退役军人志愿者们道谢。

“不用客气,作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投身一线助力农忙,服务百姓,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李欢说。

“来水了,来水了!上面几代人都是挑水喝,终于到我们这代用上了自来水,日子越来越好了。”看着白花花的自来水从水龙头涌出,81岁高龄的章广镇常山村七鲁组村民陈学友乐得合不拢嘴。原来,常山村七鲁组地处皖东西部山区,交通闭塞,人口稀少,一直没通自来水。作为退役军人出身的村党总支书记李访,一上任就把村民的喝水问题当成头等大事。为此,他奔波于区、镇之间,跑项目、拉资金、选位置,在他的多方协调下,最终七鲁组自来水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告别了几代人吃水难的问题。

“发挥退役军人作用,是实现‘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南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孔维民介绍,近年来,该区聚焦基层治理所需、人民群众所急、退役军人所能,通过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引导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志愿服务、国防教育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围绕打造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南谯区实施退役军人“能人回村”工程,把农村退役军人全部纳入乡村治理人才储备库管理,通过组织培训、实践锻炼等培养方式,助推一批优秀退役军人进入村和社区“两委”班子,打造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扎根基层的退役军人村(社区)干部队伍。截至目前,该区共有近200名退役军人在村(社区)工作,其中担任党组织书记16名,“两委”班子成员70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活力。

此外,立足当地工作实际,该区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服务组织”桥梁与纽带作用,建立退役军人“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队102支,聚焦“爱心送考”“抢险救灾”“春耕农忙”等社会热点和群众切身利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真正把关怀和帮助送到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该区还从积极投身家乡建设、表现突出的功臣模范、优秀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中选聘75名热衷公益事业、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杰出代表担任全市各中小学“兵校长”,通过定期到校与学生分享参军、参战经历,上好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公开课,帮助学生从小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意识,让爱党爱国爱军情怀厚植青少年心中。

孔维民说,下一步,该区还将积极探索退役军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激发退役军人潜能,进一步彰显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风采,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有为的人”“最可敬的人”。

2024-06-20 ——南谯区引导退役军人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全面发力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14953.html 1 3 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有为的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