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3日
第A06版:副刊

天长扬剧小记

一、桃李芬芳

徐祥龙

6月5至6日,“赓续文脉 戏韵流芳”——2024长三角传统(现代)小戏展演通过线下展演、线上直播的形式把江浙沪皖地区6部小戏精品免费送到群众眼前。沪剧、昆曲、扬剧、越剧、黄梅戏、洪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轮番上演。其中,安徽省天长市景鸿戏剧艺术团演出的扬剧现代戏《相遇在星空下》,作为首场演出节目亮相,上演了一场关乎忠诚与信仰的心灵碰撞,如银河星辉般倾泻而出,温柔地照亮了每一位观众的心扉,带领观众超越时空,感受坚定的理想信念,赢得了阵阵掌声,展示了天长扬剧的独特魅力。

▲《芳草魂》原创人员在讨论剧本。(郭中华供图)

▲《不要喊我罗青天》剧照。(王捷梅供图)

扬剧原名维扬戏,1952年定名扬剧,在江苏扬州、镇江、南京和安徽天长、来安及上海市等地流行。天长扬剧独树一帜,声名远播。天长扬剧演员灿若星河。濮玉清、徐爱萍、尹树桐科班出身,俞翠华草根成才,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濮玉清,1975年考入天长县文工团,1981年进入江苏省艺术学校培训,师从石玉芳、陈立祥,曾获1988年安徽省第一届艺术节二等奖,1990年江苏省扬剧节金奖,1995年安徽省现代小戏、传统小戏、折子戏调演个人表演金奖等。在《秦香莲》《断太后》中扮演包公,端庄大气;在《情魂》中扮演判官,唱、做、念,丝丝入扣,深得戏曲界好评;主演《王瞎子算命》,成为扬剧传统小戏中的绝品,该剧录音录像带一版再版,曾远销至国外。

徐爱萍,1982年考入关塘扬剧团,1986年进入天长县扬剧团,师从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华素琴,曾获安徽省中青年演员大奖赛优秀表演奖、江苏省首届扬剧节优秀表演奖等,主演《情魂》《朱洪武炮打功臣楼》《鸳鸯泪》《世袭之家》《半把剪刀》《王谯楼磨豆腐》《秦少游与苏小妹》。在扬剧电视连续剧《十把穿金扇》中扮演王玉花,目前在戏剧学校当老师,致力于传统戏剧的传承与发展。

尹树桐,1981年考入郑集扬剧团,参加安徽省京剧、庐剧、黄梅戏培训班,师从崔东升先生。1986年考入镇江市扬剧团,向金派传人姚恭林老师学艺,曾获江苏省首届扬剧节优秀表演奖等奖项,是滁州市非遗扬剧传承人,主演《情魂》《训草人》《世袭之家》《王谯楼磨豆腐》《僧尼下山》等。

俞翠华,又名俞金花,14岁学戏,15岁登台,在基层锻炼成长,曾获安徽省小戏折子戏调演表演一等奖、安徽省民营艺术“十大名角”,主演《秦香莲》《恩仇记》《女驸马》《相思泪》等。其中,《相思泪》被评为安徽省民营艺术院团“十大名剧”,是天长市非遗扬剧传承人。

1994年,天长县扬剧团停止活动后,摇滚乐团、扬剧小分队成立。再之后,俞金花扬剧团、景鸿戏剧艺术团、金龙扬剧团、天泉扬剧团等民营剧团成立。

俞金花扬剧团于2008年成立,主要演员有俞翠华、刘玉才、王家宝、曹红、何春香等。2014年被评为“优秀基层戏曲院团”,2016年被评为安徽省民营艺术院团“百佳院团”,2017年被评为安徽省民营院团“十大名团”“送戏进万村”优秀院团,2019年再度被评为安徽省民营院团“十大名团”,2020年被评为“第八届全国基层文艺院团先进集体”。2023年2月,俞金花扬剧团拆分为盛韵戏剧团和俞翠华扬剧团。

此次亮相的扬剧《相遇在星空下》,出自景鸿戏剧艺术团,该剧团成立于2014年,主要演员有王玉堂、刘建香、何德香、吕文柱、王连生等,特邀演员徐爱萍,是安徽省民营艺术团体“百佳院团”。作品《弃官寻母》荣获“2017安徽民营艺术团体十大名剧”,《生命之光》荣获“2018年安徽省第十一届皖江八市群艺(小戏)大赛银奖”,《不要喊我罗青天》《相遇在星空下》分别获2022年、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

天长扬剧正以一种新的生命力继续传承发展,古今融合、创新演绎,让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努力挖掘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天长县扬剧团从1951年建团到1994年停止活动,剧团出现过两个发展高峰期。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是剧团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陈宏信、岳佩峰在扬剧界颇负盛名,吴艳秋、陈佩霞深受群众欢迎,后起之秀顾金凤等人为剧团赢得很大荣誉。岳佩峰曾被江苏省扬剧团借调参演《挑女婿》,到中南海演出。孙龄童扮演猴戏《龙宫借宝》,一根金箍棒耍得堪比六小龄童。卢小庭《三岔口》,打瓦、跌、翻、滚、扑、高翻,绝活颇多。曹昶扮演《恩仇记》中的邓炳如,酷似周小培化身。吴艳秋连台本《桃花女》,唱得戏迷如痴如醉。夏淑芳《孟丽君》脱靴,简直惟妙惟肖。陈佩霞、顾金凤一身大靠,《秦香莲挂帅》武打潇洒自如。

1959年,陈宏杏编剧、导演的大型古装戏《河神娶妇》,代表蚌埠专区,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赴合肥演出,引起轰动。1960年,剧团自编自演的《秦香莲挂帅》,好评如潮。1964年,陈永潮创作的现代戏《雷锋》荣获安徽省现代戏调演会演奖。1965年,宣谨编剧的现代戏《女记工员》荣获安徽省现代剧调演创作一等奖。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是剧团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当时,选招乡镇剧团优秀年轻演员,接收滁州戏校扬剧班毕业生,聘请华素琴、陈锋、李虹等名师,排演古装大戏《鸳鸯泪》《朱洪武炮打功臣楼》《情魂》《秦少游与苏小妹》、现代小戏《训草人》《小桥风波》,更新服装、道具、布景,实现新人、新戏、新装备的“三新”目标,四面八方的演出邀请纷至沓来,各种奖励荣誉满载而归。

1987年,现代小戏《训草人》亮相安徽省首届艺术节。1988年,传统小戏《王瞎子算命》参加上海扬剧广播电视大奖赛,演员濮玉清获白玉兰银奖第一名。1988年,现代小戏《小桥风波》《训草人》获江苏省首届扬剧节优秀演出奖,加上音乐奖、舞美奖等共获12项集体和单项奖。1989年,在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中,陈国祥创作的大型古代传奇剧《情魂》也是获得多项奖励。《情魂》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演出近200场,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将其制成唱片,广泛发布。1991年,天长县扬剧团被授予“全国优秀院团”,团长赴京领奖。1991年、1993年,天长县扬剧团两次受邀赴中国大戏院演出,《情魂》《世袭之家》《恩仇记》等扬剧大戏,轰动上海,一票难求。《中国戏剧》《安徽新戏》《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报刊进行专题报道。

天长县扬剧团高峰期的出现,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郑集文化中心扬剧团、天长县友谊扬剧团(汊涧区)、关塘扬剧团、天长县青年扬剧团(秦仁区)等乡镇剧团骨干演员纷纷加入有很大关系。

根据谷雨撰写、1991年6月印制的《情魂》戏单文字介绍,天长县扬剧团有48人,平均年龄25.6岁,生旦净末丑、老少文武生,行当齐全,可谓盛极一时。

▼1991年,尹树桐、刘梅珍、华素琴、施志勤、徐爱萍(从左往右)在上海中国大戏院合影。(郭中华供图)

二、回望高峰

三、传承发展

▼《弃官寻母》剧照。(郭中华供图)

▼扬剧《相遇在星空下》在2024长三角传统(现代)小戏展演活动中的演出剧照。(市文化馆供图)

2024-06-13 一、桃李芬芳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14431.html 1 3 天长扬剧小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