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
第A06版:天长新闻

科技助力 从“田头”到“粮仓”仅需3小时

本报讯 眼下,天长市96万亩小麦已开镰收割,拉开“三夏”丰收画卷。今年,一大批新型农业装备的投入,让小麦从“田头”到“粮仓”的时间大幅缩短,不仅为农民提供了节本增效的新路子,更筑牢了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在天长市郑集镇川桥村,金黄的麦浪层层铺开,多台大型收割机穿梭往返、机声隆隆,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俗话说,麦黄最怕“烂场雨”。收获的季节,一旦遇上阴雨天气,就会给农户带来不小的损失,而田边刚运来的新装备,正是农户们的“制胜法宝”。

天长市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主任杨青说:“小麦收获时,遇到下雨天,就会造成倒伏,或发芽、霉变,使即将到手的粮食蒙受损失。今年,天长市首次推广应用这种移动式粮食烘干机,让农户随时收获,随时烘干,从田间到粮仓只需要3-4个小时。”

加快机械化烘干设备的推广应用,补齐了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麦田边,一车车刚刚收获的小麦被送进烘干机加工,随着机械轰隆隆运转,潮湿的小麦很快变得干燥有光泽。据了解,移动粮食烘干机一次可烘干2万斤小麦,最快3小时就能达到粮食仓储标准。

据了解,今年天长市小麦种植面积达96万亩,预计产量近40万吨,该市已组织3000多台收割机和420台烘干机,全部投入小麦抢收工作。

“目前,天长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已达到93.4%,今年,我们推广应用可移动式粮食烘干设备,补齐粮食生产机械化全覆盖的短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5G+北斗’、农机辅助直行装置等农业智能化装备的推广应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杨青说。 (陈 明 俞登文)

2024-06-12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14384.html 1 3 科技助力 从“田头”到“粮仓”仅需3小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