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6日
第A02版:综合新闻

厚植“三农”情怀 助力乡村振兴

——记全椒银花家庭农场场长张银花

见习记者程倩倩

在全椒县有这样一个人,她曾每年有上百万元的稳定收入,却在2013年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回到全椒老家,投资200多万元在十字镇百子村,当起了职业农民,以实际行动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带动村民群众、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她就是全椒银花家庭农场场长张银花。

一份信念 毅然返乡创业

2013年,张银花的母亲患上了癌症,那段时间,作为独生女的她在病房里陪护着母亲共同熬过了最艰难痛苦的3个月,直到母亲出院。在母亲病房里,一个7岁的小女孩身患癌症,弥留之际,那句“阿姨,我希望以后能挣大钱把病看好!我真的好想长大!”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于是,她毅然决定放弃百万年薪,回乡创业,为了自己的母亲,也为了能够帮助贫苦的乡亲父老!

2013年9月,张银花在百子村承包了1000亩土地,搞起了稻虾连作。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5月的连日大雨,所有田地全部被淹,之后补栽的水稻又因为穗颈瘟病灾几乎颗粒无收,全年近200万元投入化为泡影。即便是这样,她也一分不少地支付了在她农场打工的10多人30多万元的工钱。走在田埂上,望着地里枯倒的稻子,外表柔弱却内心强大的张银花没有气馁。之后她又想办法筹集了100多万元,对农场的防洪、道路、田块进行了完善。“我就是一个不怕输的人,有一股干劲。”越输越不甘心的张银花下定决心,一定要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技术不行,就找专家;基础不强,那就再投入……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张银花的农场拓展到了1000多亩,她的干劲更足了,在现有产出的基础上深入挖潜,让银花家庭农场成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省级家庭农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周边诸多群众“追风”走上“共富路”。“农场主”张银花还先后获得全国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安徽省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滁州好人”、滁州市劳动模范、滁州市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一份善举 助力农户扶贫

张银花选择回乡发展,创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她是想帮助广大贫困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次偶然机会,她来到村民谢超山家时,她震惊了!眼前两间破败的瓦房,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靠在发黑的墙角。从聊天中得知,64岁的谢超山是个单身汉,也没有子女,是百子村的贫困户。内心难受的她当即决定,要帮谢超山渡过难关,过上好日子!一过完年,谢超山就来到了她的农场务工。

人善聚人气,付出总有回报。2015年,张银花的农场喜获丰收,当年的纯利润就达30多万元。这一年,谢超山在农场拿到了3万多块钱的工资,这是老谢这辈子挣过最多的一笔钱。

张银花来到百子村这几年,究竟帮助过多少人?她笑道“没算过这个”。村里的干部说,经她手把手传授经验,成功脱贫甚至致富的贫困户有5户,每年在她农场打工的贫困户总人数在3000人次,在她的帮助下搞起稻虾连作养殖的达60多户。

回顾10年来的历程,她是家乡发展的参与者,也是时代变迁的受益者,展望未来的奋进征程,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她将聚焦农村创业重难点问题,履职尽责,奋力作为,彰显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新使命的担当者、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和广大同胞一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2024-06-06 ——记全椒银花家庭农场场长张银花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14157.html 1 3 厚植“三农”情怀 助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