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3日
第A06版:副刊

钟离城遗址:历尽沧桑鉴辉煌

□马顺龙

钟离之城:现存完整的春秋古城遗址

淮河两岸是曾孕育过《诗经》等众多诗篇的沃壤,庄子、惠子在淮河支流濠河岸边居住、悟学、讲课,作“鱼之乐”之雄辩。这里有凤阳历史上第一座城——钟离城,距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

早在四五千年之前,凤阳钟离城附近就有人类生存。在钟离城的南面高地上有一处潘家庄西岗遗址,考古断定为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文化遗址,是凤阳目前已知范围较广、历史年代跨度大、文物堆积较厚的一处古代遗址,这对研究淮河文明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凤阳古代城市与历史政区变迁具有重要作用。

笔者曾数次来到钟离城,也曾从相关史书中走进这座古城。

钟离古城位于淮河和津浦铁路之间、濠河入淮处东1.5公里的板桥镇望城岗上,城垣保存较为完整,是安徽现存最完整的春秋古城遗址,也成为凤阳悠久历史的见证。

据史书记载,周代在此设钟离国,筑钟离城。公元前538年,楚箴尹宜咎再次修筑此城,钟离成为了楚国最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春秋末期,楚国和吴国曾多次在此地爆发冲突,公元前518年,吴王僚攻楚,占钟离国。后越王勾践灭吴,钟离国属越。战国初期,楚灭吴,钟离再度属楚。秦建县、晋置郡于此。南北朝时期,此地再次成为南北政权对峙的军事要冲。

南北朝结束以后,隋朝将钟离移治至城西,并将其改称濠州,钟离作为一座城市、一座军事要塞的使命已然结束了。唐高祖武德初,钟离县治移至钟离城西边一公里处的濠州城。钟离城虽不再为州、郡县治,但钟离县名一直沿用到元代。

钟离古城已经废弃千年。但一眼千年,今天我们依然可以通过遗迹领略它纷纷扰扰的过去。

钟离之战:让古城声名远扬

来到这里走访数次,发现鲜有人知这个安静的城垣内外曾经战火纷飞。

春秋末期,楚国和吴国曾多次在此地爆发冲突。著名的“卑梁之畔”“钟离之战”经常在从事文史工作的笔者耳畔回响。

公元前519年春,位于安徽淮河的卑梁与钟离,分属于楚国与吴国。两位少女同时来到卑梁与钟离两地交界处的桑林,采桑养蚕,嬉戏玩耍。在玩耍嬉戏过程中,钟离的少女误伤了卑梁的少女,卑梁少女家人带着受伤的姑娘去找钟离少女家人理论。钟离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恼火,杀死了钟离少女。

钟离人前去卑梁报复,把卑梁少女全家都杀了。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发兵反击吴人。吴王夷昧非常恼怒,派人领兵入侵卑梁,攻占夷平卑梁后才离去。

吴国和楚国因此事件,发生了大规模战争。吴国公子光又率领军队在鸡父和楚国人大战,大败楚军,并攻打楚国国都郢,俘获楚平王的夫人而归。这就是记载于《吕氏春秋·察微》的“鸡父之战”。

这次因为两国少女采桑嬉戏而发生的大战,被司马迁分别记述在《史记》的《楚世家》和《吴太伯世家》中。

在南北朝时期,钟离城再次成为南北政权对峙的军事要冲。公元507年,南北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钟离之战”就在此爆发。

钟离城因北临淮水,不利进攻。钟离三千守军在梁将昌义之的督统下,进行了艰苦而有效的防御战。梁武帝又增派豫州刺史韦睿援钟离。元英、杨大眼昼夜轮番进攻,都被韦睿击退。曹景宗、韦睿用火攻分别烧北魏两桥,致使北魏军队大败,北魏军队被斩杀及淹死者各有十余万,五万人被俘。

钟离之战,梁军大获全胜,北魏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梁军取得了自宋元嘉初年以来南朝对北朝作战的一次大捷。

“钟离之战”是梁武帝讨伐北魏过程中具关键意义的一战,亦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使南梁避免了亡国的命运,稳定了淮南形势。这场著名的战役也让钟离声名远扬。

钟离之路:朱元璋与古城的变迁

元朝末年,多种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铤而走险。此时,濠州出了一名传奇人物朱元璋,一个属于凤阳人的传奇。

朱元璋25岁时接受儿时伙伴汤和引荐,从钟离城附近走出,投奔郭子兴,打败张士诚,占领濠州,将濠州升为临濠府。

公元1368年正月,40岁的朱元璋于应天南郊登基,建国号大明,改元洪武,开始“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神奇而波澜壮阔的一生。

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在家乡始建中都城。洪武三年(1370),置中立县,将临濠府改为中立府,后中立县改为临淮县。洪武七年(1374),中都城罢建,中立府治从临淮(称旧城)迁至新城,改名为凤阳府,并将临淮县的四个乡划出,新建凤阳县,开启了大明王朝270余年的辉煌。

当年在凤阳建都的遗存,却成了如今凤阳人的骄傲与财富。

钟离之古:城址基本保存完好

据居住在古城内的村民衡二亮介绍,当地习惯地称之为“霸王城”,是现代考古人给了它一个正名——钟离城。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凤阳“霸王城”发现和发掘了一批钟离君王墓葬,揭开了钟离国的神秘面纱。

钟离城具有春秋时期城市的相同特征,自筑建至废弃,沿用时间长达1200多年。现今城址基本保存原来城垣的轮廓,城址基本保存完好,城门未遭大的破坏,城墙为夯土墙。

考古发现,钟离城土质城墙东西长360米、南北长380米,多数城垣残高3米多,四角城垣残高达5米。城垣基宽18米、顶端残宽6米。城垣系用黄土夯成,每层夯土厚约30厘米。

登临钟离城东的凤玻公司楼顶,俯视接近为正方形的整个城址平面,城址内现有东城、西城两个村,勤劳的村民将四周城垣辟为耕地。在四边的城垣中段,对称匀称分布四道宽5米左右的豁口,那是当时的城门,现成为当地居民进出通道。城内地表为村落与农田,城内南部地表遗物较多,有春秋时板瓦、灰绳纹筒瓦、云纹瓦当等,还有战国的青铜剑、铜簇、蚁鼻钱,秦汉的青铜矛、铜镜、汉陶制“钟离丞印”及陶器残件等。这些珍贵文物为考证凤阳钟离城的位置、地位与始末等提供了依据,也为研究钟离和淮河流域历史文化提供了弥足宝贵的实物资料。

2006年12月,考古专家对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的双墩一号墓进行考古发掘,从墓葬规模和陪葬物品及出土9个编钟上的铭文显示:墓葬主人是钟离国国君——柏。而此前在凤阳钟离城遗址卞庄发掘的圆形袖珍墓葬,确凿地证明墓葬主人是钟离国国君柏的小儿子——康。

信步走在城垣外面,四周皆有人工开挖的20多米宽、5米多深的护城河,有部分河道已淤塞为平地。

钟离如同许许多多消失在历史烟云深处的古国,留给人们的只有神秘的想象。除了考古人、嗜古者以及凤阳人,它并不被很多人记住或经常谈起。

钟离之殇:史已黄,国已灭,城仍在

悠悠天地间,钟离国荡然无存,淮河水汤汤不息,古城池依然庄严尊贵,无声地诉说着早已灰飞烟灭的钟离国的前世今生。

一步一徘徊在钟离古城,漫步于史籍和古城之中,发无谓的人琴之思、古今之叹。夕阳西下,一抹斜阳在波光粼粼的淮河之上悄悄洒下一片金灿灿的光芒,也斜射在古钟离城上,使这个古城一时形成极其强烈的明暗对比,让人看了不觉有点恍惚,似乎穿越时光,重回3000年前。

时间以一种令人惊异的速度向前。1981年,钟离城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其西北部正在建设临淮关淮河大桥,东北部的“千里淮河第一港口——凤阳港”异常繁忙,凤阳县经济开发区产业园与其毗邻,南玻、亚玛顿、凤玻、福莱特等国内知名玻璃企业在此投资兴业,是凤阳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史已黄,国已灭,城仍在。钟离古城已经废弃千年。千年往事已如烟,凤阳崛起在今日。

今天,站在古老的钟离城垣上,依然可以通过它的遗迹领略过去的风采。厚积薄发的凤阳,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在新征程上勇往直前,一定会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一首《凤阳花鼓》让凤阳名扬四海。凤阳宛如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值得慢慢品读,细细欣赏。

4月23日,笔者参加了在G329凤阳县临淮关淮河大桥施工现场举办的走进安徽省重点工程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再次走进临淮关淮河大桥东侧的古钟离城。

2024-05-23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13506.html 1 3 钟离城遗址:历尽沧桑鉴辉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