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
第A08版:专题公益

自然灾害来临时如何科学避险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至关重要,那么面对常见自然灾害时,应该掌握哪些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呢?

暴雨来了如何避险?

1、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如地下通道等,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2、当持续暴雨,地面有积水时,行人应避免在水中走动。

3、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土坎,危旧房屋或在低洼地势住宅的居住人员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

4、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5、注意夜间的暴雨,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

6、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

7、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8、雨天汽车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应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发生洪涝时如何自救?

1、寻找安全坚固处所,向高处转移,避免落入水中,除非洪水可能冲垮建筑物或水面没过屋顶时被迫撤离,否则呆着别动,等待救援。

2、若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发现高压线铁塔或是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触电。

雷电来了如何避险?

1、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5、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6、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7、不宜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户外球类运动,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8、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

遭遇山体滑坡如何自救?

1、遭遇山体滑坡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然后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避灾场地应选择在易滑坡两侧边界外围。

2、遇到山体崩滑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忌不要在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

3、当你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4、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从而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只有当滑坡已经过去,并且自家的房屋远离滑坡,确认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

5、及时清理疏浚,保持河道、沟渠通畅。做好滑坡地区的排水工作,可根据具体情况砍伐随时可能倾倒的危树和高大树木。公路的陡坡应削坡,以防公路沿线崩塌滑坡。

地震发生时如何求生?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2.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

3.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4.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面对危险时,避险方法的运用不能生搬硬套,要因人而异,因势而异,因地而异,灵活变化。面对灾难,除了技巧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要惊慌,保持冷静,牢记自身所处的环境,选择正确的避险方法。

(来源:澎湃新闻)

2024-05-16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13148.html 1 3 自然灾害来临时如何科学避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