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彬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能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和幸福感。天长市农业农村部门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抓基础、强监管、建体系,夯实责任、守好底线,为稳供给、保安全、促增收提供坚强保障。去年10月,天长市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强化产品监测,筑牢安全防线
织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控“一张网”,离不开常态化开展风险监测、专项监测和监督抽查。天长市开展“常态测+专项治”护安行动,每年定量检测农产品1260批次,其中风险监测占80%、监督抽查占20%。天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承担当地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产品的检验检测任务,已经通过“双认证”;在全省首创购买第三方服务开展快速检测,16个镇(街)监管站也建立快速检测室,检测设备齐全、运行畅通,承担辖区内检测任务。目前,每镇(街)每月检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600批次,检测量和数据上传量均位居全省第一。
此外,持续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农资打假专项整治三项行动,将1475家主体纳入监管名录,完成豇豆快速检测酶抑制率法132批次、胶体金卡425批次,定量检测137批次,2023年累计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5起,查处率100%。
推进智慧监管,推动产品“亮证”
为进一步加固农产品质量安全“压舱石”,制定《天长市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方案》,今年已对281名农资生产经营者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农资安全培训,为153名村级协管员开展培训。
充分利用省智慧监管平台、农安康、农监宝等,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人员、检测人员等,开展生产经营、监管执法、检验检测等工作,上传生产信息、开展巡查、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等。同时,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进社区、进校园、进食堂等活动,要求生产基地必须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将开具情况纳入日常巡查检查。不断健全完善监管制度体系,推动溯源管理有效落地落实,牢牢把住农产品生产安全关。
聚焦天长特色,培育绿色品牌
聚焦“天长大米”“天长芡实”“天长三黄鸡”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三品一标”,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目前,“三品一标”总数达71个,认证农产品面积达59.8万亩,占食用农产品生产面积的49.3%。拥有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7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家、国家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8家。“天长大米”成功申报国家地理证明商标,获批第二批安徽省“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天长芡实”获批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首批有影响力的“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天长三黄鸡”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天长百家荡”“倮倮大米”等10多个企业产品品牌荣获全国农展会金奖。
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接下来,天长市将秉承“人民至上”的宗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