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郎大学
乡村四月天,春风和煦、春雨缠绵、春花烂漫、春意盎然。抓住四月的尾巴,我回到春光明媚的故乡,赏春景、品春味、喝春茶,感受着春天的无限美好,陶醉在鸟语花香的小山村。
我在田间小路上漫步,感受春天的气息和泥土的芬芳。年逾古稀的父亲,佝偻着背,一天到晚沉浸在他的田地里和庄稼对话,把田地修整得有艺术范儿。看他扛起锄头那优美的姿态,我耳边不禁响起童年时代的歌谣:“我也扛起小锄头,跟着爸爸学种田……”
那时,土地刚刚承包到户,父亲那一代人在田地里挥舞着锄头,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庄稼。看他们熟练劳动的样子,我们这些小伙伴也操起劳动工具,开荒种地,像模像样地栽种红薯、玉米或辣椒。到了秋天,看到自己种的庄稼挂着沉甸甸的果实,心中充满无限的骄傲和自豪。
后来,我有幸进城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大城市工作,逐渐丢掉了锄头,告别了田地,忘记了父亲劳作的身影。在城市,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显得土里土气,常常遭到城里同学的嘲笑和白眼。但山里的孩子天生具备吃苦耐劳和坚韧不屈的品质,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终于在城市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现在,我已是白发丛生,父亲更是银发满头。看着父亲辛勤劳作的样子,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些青春岁月。我对父亲说:“让我跟你学种田吧。”父亲微微一笑,说:“来吧,看看你们书生是怎么种田的。”
父亲正在做“营养坨”,就是培育玉米苗。父亲挑来一堆肥沃松散的泥土,撒上农家肥,浇水拌匀,像是做饺子和面。“面”和好后,父亲拿起营养器,就是一个铁制的圆柱形模子,中间一根铁针。他把营养器使劲跺进土里,转动几下,然后提起营养器,用脚一踩,咔嚓一声,一个标准的圆柱形营养坨就生到了地上。父亲在营养坨中间圆形的窝子里放置玉米种,然后一个挨一个地放入修整好的田垄里,撒上松散的土壤,盖上薄膜。不几天工夫,在春姑娘施洒的阳光雨露里,胖嘟嘟,嫩粉粉的玉米苗就会探出头来。等玉米苗长到五六寸高,父亲把它们移栽到地里,根红苗壮的玉米拼命地生长。到了夏天,高大的玉米秆就会撑起两到三个肥胖的玉米棒子。
父亲把营养器递给我。这活路,看似简单,但如果用力不均,做出的营养坨要么太软,要么太硬,都是不合格产品。我学着父亲的样子,一招一式慢慢体会。做了两百多个后,我已是汗流满面,腰酸背痛,浑身乏力。父亲接过营养器,笑着说:“这个没有用电脑轻松吧?”我憨憨地笑了。父亲是村里小有名气的种田能手,他种的庄稼,既美观,又高产。他说:“干我们这一行,没得多大诀窍,只要你用心,对庄稼好,它就对你好;你敷衍它,它就敷衍你。”
是啊,我们每一个劳动者,都有属于自己的田地,都需要用心耕耘,付出劳动和汗水。
跟着父亲学种田,让我重新认识了这片土地,重新认识了父亲。这片土地,承载了我们的希望和梦想。父亲,用他的汗水和智慧,教会了我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和成长。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这片土地和那位辛勤耕耘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