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社会兜底性救助、帮扶作用,凤阳县民政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怡康家园”西华社区服务站。该站点探索“1+3”服务模式,即针对不同患者制定1套精准康复方案,同时结合家庭、康复站点、社工介入多元化康复模式,扎实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细致摸排,精准服务。对西华社区43户轻度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全面摸排走访,深入详细地了解其患病情况、服药情况、家庭情况、康复需求等信息,建立“一人一档”,走访中同时宣传精神障碍健康知识和居家康复常识。由“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专业社工”组成的评估小组,根据患者的信息档案制定康复方案,有针对性地提供医疗救治、生活照料、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就业服务和社会融入等精准服务。首批签订服务协议22份。西华社区的王先生患有精神分裂症多年,一直不愿和外人交流,签订协议后,由社工持续进行个案辅导,现在每天主动到康复站点打卡,对早日融入社会建立起信心。
提质增效,多元服务。坚持需求导向,整合运用各类康复服务资源、方法和康复技术,着力提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水平。联合社区卫生院、社工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2场,家庭康复指导课2次,各类主题活动5场,一对一心理疏导6人次;日常开展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烘焙料理、汇报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康复训练,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了“欢度春节”联欢活动和乒乓球比赛等。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帮助患者愉悦身心、稳定病情、提升交往能力和社会功能,进而提高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质。
整合资源,提升服务。凤阳县“怡康家园”积极链接卫健委、残联、社会组织等资源,结合“精康融合行动”形成工作合力。21岁的小华长期待在家中,抗拒进入社会,母亲专门留在家中看护无法正常工作。服务站走访发现后,主动对接残联为他联系了康复医院并协助办理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对接卫健委固定专业精神科医生提供咨询服务,对接人社部门为小华的母亲提供了技能培训,通过多方协调帮助家庭尽快步入正轨,目前小华病情稳定,小华的父亲在回访时表示:“我们这样的家庭,也终于能看到了未来的阳光和希望了!”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向患者提供包括康复在内的综合性服务,“怡康家园”西华社区服务站帮助患者实现康复和社会融入,不断探索“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进一步推进凤阳县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