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李邦军 通讯员程忠敏
“这件事困扰我好多天,经常气得整夜失眠,现在问题圆满解决,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太感谢你们了!”日前,在南谯区施集镇井楠村王帮龙帮你调解室,村民王本富握着调解员王帮龙的手,连声道谢。
原来,王本富常年在外务工,年前回来发现邻居家翻修老屋,新建的山墙将自家原先预留排水沟的宅基地给占了。双方多次交涉未果,一时间“睦邻”变“冤邻”,且矛盾纠纷有进一步激化的趋势。接到反映后,王帮龙协同村里的老队长、老村干、老党员深入实地、调查了解,确认情况属实后将当事双方请到矛盾调解室进行“面对面”“心贴心”调解。但双方因赔偿金额悬殊,调解一度陷入僵局。最终在村民大会的调解下,侵占方从“任性”回归“理性”,承诺自愿拆除山墙,退还宅基地,双方握手言和,一场邻里纠纷圆满解决。
邻里宅基地纠纷的成功化解只是井楠村解纷息事以和为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井楠村结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党建引领,盘活闲置资产,推进茶旅融合,在打造“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同时,做活“茶”文章。该村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综治、信访和人民调解等解纷资源建成“一站式”解纷体系,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该村连续五年未产生1起到镇以上部门上访,未发生1例诉讼案件,形成茶乡基层治理的新“枫”景。
“茶产业是我们井楠村的主要产业,家家都以茶为生,世代以茶为业,为此,我们将茶文化充分引入到乡村基层治理中,创新探索了‘一杯茶’工作法。”井楠村党总支书记韦兴旺告诉记者,该村在茶文化馆设置代表委员社情民意收集点,在村民广场设置议事长廊,从乡贤中举贤任用一批土生土长有热心、有经验、有威望的“五老”人员为调委会成员,他们知民情、晓民意,往往数张方凳,几杯清茶,众人围桌而坐,一宗宗矛盾纠纷,在品茗中迎刃而解;一桩桩民生实事,敬一杯茶得以有效解决。对难度较高的纠纷,该村还借助驻村法官、民警、公证员与律师力量以及村民大会的影响力,对当事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通常都能达成令人信服的调解结果。
“这几棵风景树一直就属于我家的。”“胡说,这几棵树靠近我家山场地界,肯定属于我家。”前段时间,小夏村民组村民李红与施宗红因树木所属权问题争执不休,闹得不可开交。村里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联系调解员王帮龙及“五老”人员前往事发所在地调查了解情况,随后将两名村民请入调解室进行调解。双方从一开始的“言辞激昂”到调解后的低头沉思,但还是因为树权归属陷入僵局。最后,王帮龙和村民组长翻阅底册查询到这4棵树归属于村民组集体所有,不属于任何个人,至此各方均无异议,一场树权纠纷也得以顺利化解。
“邻里矛盾很多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若不及时化解,就有可能把‘小问题’积攒成‘大矛盾’,这是乡村和谐发展的大忌。”韦兴旺告诉记者,该村坚持把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作为社会治理基础性工程,以网格为载体,发挥“五老”优势,配齐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力量,借助司法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和平安建设,逐步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给群众反映的问题‘开方子’,让群众遇到的难题有着落。”南谯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坚持以“枫桥式综治中心”创建为牵引,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战化运行为抓手,从源头治理走向全面治理,探索创新“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模式,不断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源源动力,推动基层治理出彩出效。去年以来,全区排查矛盾隐患6800余件,成功化解6664件,化解率98%,有力保障了全区大局持续稳定、群众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