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丰富广大群众的春节文化生活,让广大群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体验浓浓的年味和节日的喜庆气氛。日前,由全椒县襄河镇文化站、襄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全镇范围举办“庙”趣过大年、品读那些“年”图片巡展活动,让广大群众在春节庙会中的喜庆民俗活动中和文学经典故事里,更多地了解“中国年”深层次的内涵和寓意,为群众送上一道内容丰富的文化精神大餐。
“在品读那些‘年’图片展览中,有近现代文学经典里的中国年,如鲁迅的《过年》,林语堂的《我怎样过除夕》、茅盾的《过年》、徐志摩的《新年》的浪漫;也有当代文学经典里的中国年,如琦君的《春节忆儿时》、汪曾祺的《除岁》、刘绍棠的《家乡过大年》、路遥的《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莫言的《过去的年》等等,让大家从中把握各个时代的民风民俗,寻求和当代人内心贴近的共振点,感受文学大家笔墨书香里的欢庆与喜悦,体会中国传统年节文化的厚重与传承;共同品味大师笔下的过年,感受那不同年代对年的祈盼与过往。”该镇文化站负责人娓娓道来,向前来观看巡展的群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在“庙”趣过大年展块中,向观众主要介绍了春节庙会中的喜庆民俗活动,如烟花、元宵灯会、舞狮子、烤旺火、摸福字、龙舞、打社火、捏面人、剪纸娃娃、神灵出巡、迎财神、滚元宵、糖画、吹糖人、木偶戏、皮影戏等,一个个精彩的美好记忆又浮现在眼前,给人以“年”的回忆,仿佛又回到了童年过年的时光。
群众一边观看巡展,一边听取文化志愿者的解说。“新春庙会融合了多种节俗,因各地的地域文化不同存在着许多差异,主要的民俗活动包括社火、游神、祭祀、技艺表演、手工技巧和民俗食物等内容。新春庙会活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在庙会这条历史文化长河的浸润中,逛庙会已经成为中国人一种信仰与娱乐合为一体的文化习俗,庙会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城市与农村、精神与物质紧密地联系起来,将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通过两个图片巡展活动的开展,有注解、有图片,也有知识分享,让广大群众在巡展与分享中更多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过年习俗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让广大群众在巡展中了解中华文化的血脉和传承,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了春节的年味,充实了群众的“精神粮仓”。
(陈本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