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飞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描写灯会的一首词。中国的灯会具有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宋朝年间遍及于民间。农历甲辰年,滁州市第八届南湖灯会时隔26年于新春佳节之际又隆重登场了。
今年的南湖灯会打破常规,打破传统,于农历新年第一天即大年初一的晚上就亮灯开展。
在灯会的入口,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株通体闪烁着霓虹灯的大树,它不仅仅是火树银星,更是充满了文化气息,在一颗颗闪烁的小星星之间,镶嵌着一块块通体发亮的造型迥异的小吊牌,上刻着北宋欧阳修任职滁州太守期间撰写的文学名篇《醉翁亭记》,向游人们展示着滁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入口的小广场上,一个巨大立体的通体火红的“春”字屹立于中央,在四周一面面灯墙的照射下,是那么的喜庆、那么的有气势,向每一位游人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它更是希望游人把这份美好的春天祝福带回家,伴随着大地复苏、万象更新的春天,为新年带来好运。
小广场的后方就是灯会的主场——南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南湖是滁州市民心目中的“西湖”,在静静的湖面上,矗立着一个个造型各异的花灯,由于农历新年是“龙年”,因而“龙”理所当然是灯会的主角,况且“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又是龙的传人,可谓天人合一。
湖面上,一条通体透明的金色巨龙昂首挺立于正中央,周围围着一个个造型别致的“小龙人”,有的在为它点燃烟花,有的在为它擂鼓助威,有的在为它提着灯笼照亮着腾飞的前程……可谓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红色从来就是中国人的主色调,也历来是举行喜庆活动的首选颜色,新年灯会更是如此,红红火火过大年啊。
灯会现场游人如织,摩肩接踵,不时听到人们发出的感叹:“人真多,滁城六十万人口今晚是不是都出来了呀?”虽然“人山人海”,但井然有序,没有拥挤,人们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欢快地交流着、赞叹着,虽然是拖家带口,倾巢而出,但无高声喧哗之人,有的是扶老携幼、互相谦让的动人场景,充分体现全国文明城市滁州人文明出行、文明游园的素养和精神风貌。
正月初五恰逢西方的情人节,在如织的游人中,一对对手捧鲜花与双臂交织、十指紧扣、窃窃私语的情侣点缀其中,给灯会现场增添了一抹靓丽,喜庆的氛围中又多了几分浪漫,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灯会现场的人们不仅仅在欣赏、交流、赞叹,更是用手机进行分享,这应该是较26年前灯会的最大的进步与不同!他们拿着手机,走到距离一盏盏花灯较近的最佳位置时,总是不忘停下脚步,拍下那灯湖一体的美景,并即时分享给家人、友人。有的还开起了现场直播,接通远方的亲人、友人的视频,晃动着手中的手机,对着湖中的美景,炫耀、嘚瑟一把,“我在南湖看灯会,你看看,我们滁州的灯会漂不漂亮?我们的南湖美不美?”……在得到满意的回答后才心满意足地结束直播。
这几天,在微信朋友圈、视频号、抖音上,总是能看到家人和友人们从灯会现场拍下的那一张张动感十足的精美画面,从画面中也能感受到灯会现场那美轮美奂的场景,这在26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啊。
甲辰年滁州南湖灯会,不仅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更是增添了现代艺术文化元素。在灯会现场的环城路上,有不少民间艺人和现代音乐人的展示、演出,这不仅增加了节日气氛,更是营造了浓浓的艺术氛围。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诸多变化。甲辰年滁州南湖灯会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有效地结合起来,也可以说发挥到了极致,灯会四周街道挤满了从各地慕名而来的经营全国各地特色小吃的商家摊点。有着滁州市“上海南京路”美誉的天长路上,美食摊点也是排成了长龙,人们既欣赏着滁州的美景,又品尝到了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这就是当下的盛世美景,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作了现实。愿我们的南湖灯会越办越好,愿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更祝愿我们城市的人间烟火气更浓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