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樊姝蕾 杨读俊
施集镇近年来坚持党建引领,在产业振兴、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等方面不断开创新局面,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更加和美乡村。
加强农旅融合,拓展乡村产业。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目标,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秉持产业化、绿色化、品牌化思路,打造深化“党建+茶叶产业链”,催生旅游新业态,大力推进“茶旅融合”,培育文化创意、健康养生、休闲运动等新业态。以井楠茗宿、九天峰、葡萄泉旅游综合体“串珠成链”为重点,建设茶香半岛示范基地,充分发挥“西涧春雪”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价值,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全镇新建千亩连片有机茶园示范片2个,带动培育高产优质茶园1万亩,建成以茶叶为主导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旅游总收入超700万元,村集体收入超60万元,真正实现“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发展目标。
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乡村生态。牢记乡村振兴“第一要务”,以党建引领为总抓手,抓住人居环境“牛鼻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突出抓好脏、乱、差整治,切实提升镇容村貌。优化人居环境,申报人居环境整治点10个,新增特色墙绘330余平方米,助力乡村“焕新颜”。树立“小厕所、大民生”的理念,积极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目前建成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停车场等工程9个,完成农村改厕265个。
落实为民服务,推进乡村治理。坚持“转作风、促发展、进前列”,不断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为民服务做到“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农村党员开展走访、座谈等,广泛倾听群众意见,集思广益,与群众共建和美乡村,2023年走访30余次、座谈5场,解决问题200余个。逐步深入推进暖民心工程,建成老年助餐点3个、文明菜市2个、老年学校1个,新增健身场所6处。成立镇村两级乡贤理事会,引导德高望重的老党员、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等乡贤参与公共事务服务,并积极探索“乡贤+”治理模式,激发基层治理内生活力,助推和美乡村建设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