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0日
第A05版:南谯新闻

夯实产业基础 建设和美乡村

——南谯整县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综述

本报通讯员阮德才 杨读俊

南谯区近年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坚持区域化整体推进,有力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和农产品保供,2023年初成功入选了全省整县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年底,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观摩了黄泥岗镇唐庄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目前该区继续按照整县推进试点要求,高起点编制规划、高标准实施建设、高要求监管项目、高效益经营管理,举全区之力,持续做实做细试点工作,计划2023至2027年新建高标准农田8.24万亩,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切实提升高标准农田综合成效,助力乡村振兴,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高站位规划 统筹项目建设

坚持高位推进,成立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齐抓共管整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工作,2023年先后2次召开高标准农田部署会、推进会。坚持高起点谋划,研究制定《南谯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规划》,明确“区域集中连片、项目集成整合、整村全域推进”的总体思路,落实组织领导、政策支撑、监督考核三大措施,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域推进扎实有序。强化政策指导,根据《滁州市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区委农办、区农业农村局安排印发南谯区将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目标任务和加快推进2023-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工作要求等文件,明确2023年整村推进项目3个2.3万亩,2024年整村推进项目6个4.3万亩。及时督促乡镇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指导乡镇在解决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同时,统筹规划整村推进,以示范区标准建设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建设 严把工程质量

明晰建设标准,制定符合南谯现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标准,瞄准“规模化、宜机化、智能化、生态化”方向,围绕“田、土、水、路、电、技、管”等七个方面,加强规划设计、实施建设和检查验收,实现田面平整成方、土壤肥沃健康、排灌设施齐全、田间道路畅通、满足机械化作业和农产品运输要求,让“吨粮”产出成为常态。加强项目管理,落实“五统一”管理,严把规划设计、项目评审、工程招标、监理监测、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强化日常监督检查,提升工程质量。注重打造精品工程,聚焦“一环两带两区”建设重点区域,推进“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再配套”建设模式,探索“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生态种养、+休闲观光”等模式,集成生态、智慧、美丽等元素,拓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内涵,打造一批高标准农田项目示范区。2021年黄泥镇“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模式,以数字赋能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管理智能化。2023年黄泥岗镇万郢村打造8000亩全管道覆盖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实现刷卡即可完成灌溉入田。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南谯段建成贯通后,高标田成为风景道连点成串的有机生命线,先后举办农民丰收节、茶乡游、华东自行车赛等特色休闲节赛10余次,带动乡村休闲旅游从业人员1.4万人。2023年施集镇“高标准农田+休闲观光”模式以“稻田画”赋予农业生产,点燃了农业观光旅游的热点,该区域成为热闹一时的“网红打卡地”.

高效益经营 提升农民收入

完善流转机制,高标准农田实现高产出高效益,核心是打造经营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在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基础上,推动土地规模连片,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为此,南谯区以“村企联建”模式发展一、二、三产业,村级负责做好土地流转,企业负责日常管理,实现村集体与企业共同发展。2021年黄泥岗镇唐庄村高标准示范区,由唐庄村委会与圣君水稻合作社共同筹资建设粮食作物烘干厂房、大米标准化生产线等,拉升了产业链和价值链。培育经营主体,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他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社,引进农业科技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农田最大效益。2022年施集镇花山村项目区引进北大荒农垦集团,实现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现代农业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区经营管理能力。

2024-01-10 ——南谯整县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综述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06481.html 1 3 夯实产业基础 建设和美乡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