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5日
第A04版:专 版

绿色理念擘画林业现代产业示范区建设新蓝图

麻栎“一棵树”: “国字”品牌熠熠生辉

2023年,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同意南谯区作为“中国麻栎之乡”品牌培育试点单位,我市又新增一个“国字号”品牌。

作为我市乡土树种之一,麻栎拥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效益和景观价值。随着对绿色发展思路的有效实践,我市正大力发展该乡土树种。目前,南谯区已建成全国最大的人工麻栎林营造区,分别于2014年、2017年、2022年,先后获批国家珍贵树种培育基地示范县、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国家南谯麻栎林业产业示范园。

近年来,我市麻栎产业发展迅速。以南谯、明光为首,形成多家麻栎林化企业,麻栎产业链得到有效扩展,麻栎产品得到有力拓宽。

以滁州市昌春木炭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林化产业,年产“菊花炭”、黑炭5万吨,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加快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先后被授予安徽省和滁州市林业龙头企业、国家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级林业示范区等光荣称号。

随着国储林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全市新造麻栎林5万多亩。多地在造林后,套种花生、西瓜等经济作物,既防止杂草生长,减少除草成本,又实现林下增收,以灵活科学的造林方式,高质量建设麻栎林。

致富“一粒果”:

年产果量占全国三成

先来看一组数据:全市共计栽培薄壳山核桃20.7万亩,2023年产果量2248.8吨、同比增长24.9%、约占全国30%,获批全椒碧根果地理标志产品、第一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级产业园。

近年来,我市结合国家储备林建设、“挖潜扩绿”专项行动,大力引导薄壳山核桃等林业特色树种栽培。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广“村企社户”联建模式,激活林农积极性,促进薄壳山核桃种植空间向村庄四旁绿化、集体低产低效林拓展;强化薄壳山核桃规模连片种植奖补扶持力度,累计发放奖补资金1.5亿元。

在全椒县,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建立薄壳山核桃特色林业产业集群,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种植面积9.1万亩,连片栽植500亩以上的规模企业29家,并建成以薄壳山核桃为主的森林村庄70个。前不久,全椒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薄壳山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成功入选2023年第一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名单。

在定远县严桥乡道路两旁、村民房前屋后,都错落栽植薄壳山核桃行道树。该乡科学利用林地资源和农村“四旁”空闲地栽植薄壳山核桃,成熟的山核桃一经采摘,便推广销售到江苏、湖北、山东等地。该乡薄壳山核桃树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我市成立薄壳山核桃产业领导小组,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在基地规划、品种配置、树体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给予林农林企技术保障,并依托全国唯一国家级薄壳山核桃良种基地,加大良种壮苗培育力度,大力推广“良种壮苗大容器+”系列栽培技术,实现早果丰产稳产。

同时,我市坚持“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发展思路,大力推广“薄壳山核桃+”经济作物、中草药等复合经营模式,提高林地产出率,亩均可实现增收1000元以上。注重精深加工,鼓励种植、加工、销售、电商等一体化发展。

林下“一朵菇”:

八大林下产业“百花齐放”

我市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在林冠下开展农、林、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林下经济具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可以帮助生产经营主体以短养长,弥补林地前期见效慢、效益低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持续完善生态补偿、产业发展等相关政策,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激发涉林龙头企业、国有林场、合作社等种植载体,多管齐下促进林下经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重点发展“林苗、林药、林菌、林茶、林果、林禽、林粮、林花”八大林下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南谯区立足麻栎人工林资源优势,发挥龙头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培育章广孟洼金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施集宏祥菌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地方龙头企业,示范带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全区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000亩,年生产菌棒600万棒,年产量6800吨,实现农民增收、林业增效。

在凤阳县,当地聚力打造西部种植养殖示范片、中部林产品采集加工与森林旅游示范片、东部林下中药材与蔬果种植示范片,推动林下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增长点。

全椒县则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实行宜种则种、宜养则养,鼓励经营主体发展林下种植苗木、林下种植野菊花等。

天长市以林场和农林企业为重点,重点开发釜山林场、草庙山林场、圣丰生态农业、观音湖生态农业、林利丰生态农业等林场和周边大户,发展林禽、林菌、林药、林菜等模式为主的林下经济。

截至2023年底,全市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14.29万亩,带动农民就业6.78万人,年均可增收1.74万元。

苗木“一枝花”:

全力打造苗旅融合先导区

中国滁州(来安)华东苗木花卉交易博览会,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苗木花卉业内,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在以百思德为代表的林业企业和广大苗商、苗农的共同努力下,来安县的林业产业集聚壮大、蓬勃发展,已成功举办七届中国滁州(来安)华东苗木花卉交易博览会。并且,来安县逐步形成以舜山、雷官两镇为核心的18万亩苗木花卉基地,成功打造“林桥”“埝塘”“亮绿”“三片树叶”等4个苗木注册知名品牌,苗木花卉产业已经成为该县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同样在明光市,沿着G104、S239、S309、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两侧林地,也形成极具特色的乡土树种苗木产业带。张八岭、自来桥2个乡土树种苗木专业乡镇盛名在外,南部山区乡镇建成苗木专业村15个。乡土树种苗木产业经营业户达到1万户,从业人员3万人,项目区内人均年收入3万元。

据介绍,我市探索形成以苗木协会为纽带,“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为销售模式,大幅提升苗木产业组织化程度。扶持规模适中、发展潜力大的苗木大户及企业,推进苗木花卉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壮大安徽绿泉、安徽美心、安徽银禾等本土苗企。目前,全市已培育500至1000亩苗木经营主体46家,千亩以上苗木经营主体54家。

我市积极打造苗旅融合先导区,对标长三角一流苗木基地,突出打造一批特色品牌。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来安百思德花木小镇精品苗木园和定远界牌桃花、桑涧樱花等特色苗木旅游点,成为融合田园景色、苗木花卉、盆景园艺与乡村游乐、康养旅居等于一体的绿色产业园和康养休闲度假地的典型代表。

开拓苗木产业新赛道,持续与中国林科院、南林大、安农大、省林科院深化合作关系,以全市3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为载体,依托19个国有林场为主的造林绿化苗木生产区,引领科技创新与种苗产业打造、品种调整与高规模苗木生产、苗木人才引进与培育等。以宁滁省际毗邻地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强苗木花卉产业合作,积极开发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地市场。

截至2023年底,滁州市累计发展精品苗木花卉52万亩、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352个,从业人员近6万人,年产值超过30亿元。2023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上,我市签约项目2个,投资20.5亿元,签约项目总额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木材“一张板”:

知名企业抢占国内外市场

在滁州,目前拥有各类林产工业企业15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31家,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拥有专利179项,年加工消耗木材约100万立方米,就业人数4677人。近年来,全市涌现出一批像天长佳诺威、双丰,全椒佰世达,定远嘉恒,南谯扬子、昌春木炭,明光炭元科技等知名企业和品牌。

天长市虽然宜林资源少,林业基础薄弱,但该市始终坚持“行政推动、市场拉动、产业带动、项目促动”方针,以高质量生态建设促进高质量产业发展、高质量产业发展推动高质量生态建设,形成造林绿化与木材加工业的良性互动和循环。

位于该市的双丰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大规模生产木制工艺文化美术用品的专业企业,资源消耗少,产品附加值却很高。目前,该公司70%产品出口至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佳诺威集团以先进的设备、技术为基础,以科学严谨的管理为保证,生产的“佳诺威”牌中高密度纤维板、地板基材、刨花板、“艾笛”牌饰面板。其“圣松山”牌镂铣板一直为行业之翘楚,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仅与国内多家知名的家(厨)具、卫浴、木门、地板厂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中密度板还进入美国、中东等地市场。

林旅“一道岭”:

江淮岭脊线,一路美到底

滁州的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主道总里程约417公里,途经8个县市区、32个乡镇,沿线串联5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以及2个草场、60个大小景观节点等,有效带动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发展。

全市依托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建设,利用24.72万亩林地,发展森林康养、森林人家、林家乐等218个,初步形成全市森林旅游产业格局。其中,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城山一体,历史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

特别是2023年,森林覆盖率高达96.1%、被誉为“鸟的王国”的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华东最大的池杉林”、具有独特观赏价值“水上森林”湿地景观的池杉湖湿地公园,双双顺利通过4A级旅游景区评定。

琅琊区发挥城市近郊优势,全力打造近郊休闲林业样板,形成城西村西湖湾休闲农庄、关山村老周枣园、山林村文锦苗圃等近郊休闲林业基地,以良好生态发展近郊型森林旅游,举办樱花节、采枣节等推介活动,年游客接待量超30万人次。

南谯区以江淮风景道为主线,串联起皇甫山、九天峰、彩云洞、井楠村等旅游景点,与森林康养相结合打造一批位置集中、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森林村庄旅游集群片区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森林村庄旅游点。

明光市以老嘉山、大横山、抹山等名山为“点”,以林、草、湿地、古树等林业资源为“魂”,以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为“线”,以提升森林景观为“面”,立体打造林旅融合。

凤阳县一体推进南部生态旅游区、中部特色引领区、北部风情观光区、国有林场转型先导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五区”建设,丰富旅游业态,建成69公里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同步推进“四色”旅游板块的串联。

仅2022年,全市接待游客2089.6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80.0亿元,同比恢复率分别为89.2%、87.1%。按照国内采用的统计比例,2022年全市森林旅游游客量为626.88万人次,创造森林旅游综合产值50.4亿元。

—我市大力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终究是要通过“绿起来”,促进“富起来”,实现“强起来”。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森林资源禀赋,守好绿色生态家底,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力推进麻栎“一棵树”、致富“一粒果”、林下“一朵菇”、苗木“一枝花”、木材“一张板”、林旅“一道岭”6个林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稳步推进林业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奋力走出一条现代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麻栎制品-昌春木炭

薄壳山核桃

食用菌产业

苗木花卉

木材装备生产基地

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椒樱花产业

(滁州市林业局 供稿)

2024-01-05 麻栎“一棵树”: “国字”品牌熠熠生辉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06335.html 1 3 绿色理念擘画林业现代产业示范区建设新蓝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