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面之“椒”八方客 “尝”来“尝”往羊肉香。近日,尽管天气寒冷,但全椒县马厂镇的文化广场上,却是人声鼎沸、热气腾腾,全椒县第三届马厂羊肉面美食节正在这里举办。
只见来自全县多家知名羊肉面馆的大厨们一字排开,毫不吝啬地拿出独门绝技,在栗炭炉前熬汤、下料、添水、焖炖……不一会儿功夫,浓香扑鼻、肉质肥美鲜嫩,辅之以马厂特制的手工挂面、黄豆酱汁和胡椒酱的一碗碗羊肉面出锅了,八方游客和当地群众凭政府送的品尝券,端来围坐八仙桌,边吃边赞,喜不自胜。
本次活动由全椒县马厂羊肉面行业协会、马厂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主办。活动中发布了马厂镇IP、LOG、地图;对线上线下新评选出的全椒县10家马厂羊肉面“特色名店”进行授牌;现场推介了复兴湖国际垂钓基地·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开展了精彩的文艺表演。此外,马厂酥笏牌、酱菜、麻油、香肠、土鸡蛋、糕点、炒货等地方土特产琳琅满目,供人们选购,本土网红还在现场开了直播间,为家乡农产品带货。
相传一百多年前,马厂老街一王姓厨师擅长羊汤、羊肉烹制,便在老街开起了羊肉面铺。后来,“羊、面、柴、锅、酱”等5个独特秘方让马厂羊肉面大受欢迎,声名远扬。从1985年开始,马厂羊肉面逐渐走出马厂,走进县城、市区,店铺越开越多,生意非常红火。据全椒马厂羊肉面协会会长陈磊介绍,目前全县已有50多家会员,其中40多家在全椒县城开店。2022年,“马厂羊肉面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
“马厂羊肉面的独特之处首先是食材,来自于本镇山上放养的山羊,它们食山上百草,饮山泉水,肉质肥美鲜嫩,其次熬制用的器材是木焖子,且连皮带肉熬制,做成白汁羊肉羹,再练成‘羊膏’后切成薄片,放进马厂特制的手工挂面和酱汁,用本地土窑烧制的羊肉炉盛装,经过本地栗炭细火煨煮而成。”作为全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厂羊肉面)第四代传承人的童亚运说,马厂羊肉面经过百年传承与革新,已深深烙印在几代全椒人的记忆中。
据了解,马厂镇位于全椒西北部,距离南京禄口机场和合肥新桥机场均在一小时车程,到大墅高速口仅需10分钟车程,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近年来,马厂镇依托丰富的山水生态和人文资源,重点打造了饮马泉、游客接待中心、马厂河景观带、二胡冲杨红色教育基地等景点,并以知名美食马厂羊肉面为突破点,深度挖掘酥笏牌、羊肉面、酱菜等马厂非遗文化,农文旅融入发展,构建乡村旅游产品新体系,打造新业态,吸引了越来越多长三角等地区游客,助力乡村振兴。
(罗 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