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
第A10版:专版

党建聚活力 乡村展新颜

——南谯区施集镇高质量党建促发展纪实

井楠茗宿全景

陈 晨 朱厚兴 黄晓娟

龙蟠村解决农户纠纷

解决群众矛盾纠纷

组织镇村干部培训

组织青年干部参观党性教育馆

夯实根基

筑牢基层堡垒

基层治理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近年来,施集镇把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根本途径,坚持党建引领微网格治理,实现民情民意在网格内掌握、矛盾纠纷在网格内化解、安全隐患在网格内消除、亮点特色在网格内培育,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效能,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横向到边,网格管理“一杆到底”。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12个村(社区)结合辖区内常住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划分微网格,共划分微网格496个。实现微网格全覆盖,实现基层“党员护网”,持续筑牢基层治理底板。将208名镇村干部编入村级网格,形成“镇党委-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不断延伸“组织触角”、深化“共建共享”、强化“镇村联动”。

纵向联动,为民服务“一网揽尽”。坚持多网合一,一网统揽,打造“线上+线下”治理平台。通过对各村的资源、土地、道路、产业等信息统计建模,在数据中心平台呈现3D资源地图,为食用菌、水肥一体化大棚搭载温度调节、喷滴灌系统,助力特色产业数字化发展。选取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试点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探索推行文明积分管理体系,推行议事入“网”进“院”,深化运用“村情夜话”“板凳议事”等载体,将采集到的风险事端、安全隐患、民生需求及时整合上报,落实“走访-登记-上报-办结-反馈”5项闭环机制,逐步形成隐患有人问、问题有人说、有事大家上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新社会治理模式。截至目前,共受理群众诉求2613件,按时办结率达100%。

轴向贯通,服务效能“一键升级”。探索推行“三单制”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党政领导干部每周入户走访,以问冷暖、唠家常的方式,认真听取民情民意,了解群众现实需求。推深做实“1+5+N”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打造“家门口”的调解室品牌,成功化解排查矛盾纠纷170件。结合镇村实际,组建79个暖心服务小分队,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力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有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44项,300余名党员干部提供上门送药、配送生活物资等服务,完成道路修建、健身广场、水质提升、老年助餐等62件民生实事,让基层为民服务水平更有“温度”、更出实效,持续为群众幸福赋能“加码”。

建强队伍

汇聚硬核力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聚焦能力不足、储备不足、动力不强等问题,施集镇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在“育用管”上精准发力,为年轻干部注入“营养剂”、激发“活力源”、把好“方向盘”,建设堪当重任的乡村干部队伍,形成“头雁领飞,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

“育”有道,注入干部成长“营养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将年轻干部纳入镇级各类培训班次,通过专题培训、“走出去”观摩学习、点名调训等措施,将乡村振兴、村情村貌、廉政教育等作为培训内容,组织开展“红色党课”“田间课堂”等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累计培训年轻干部200余人。先后选派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33名镇村干部赴江浙沪交流学习,安排6名选调生到乡村振兴重点村、集体经济重点扶持村任职,推动年轻干部在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中,主动融入基层“大熔炉”、用好基层“磨刀石”。

“用”有度,激发干部成长“活力源”。坚持把识别优秀年轻干部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拟定实施《施集镇示范村、明星干部考察办法》和《施集镇村级后备干部管理方案》,采取“日常考察掌握一批,重点任务发现一批”的方式,为年轻干部成长“建舞台”“搭梯子”,补齐配强5名年轻干部进入村“两委”队伍。坚持“备用结合、选优任用”原则,通过平时考察、年终考核、一线调研等,以镇为单位分类别、按梯次建立年轻干部后备库,统筹掌握、调配40余名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根据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2023年度培养计划,指定支部书记、致富能手等担任“业务导师”,教方法、传经验、带作风,按季度开展座谈会、考核等工作,有力保证年轻干部在镇村两级队伍中的供需平衡,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管”有方,把好干部成长“方向盘”。坚持严管就是厚爱,建立“月纪实、季晾晒、年考核”的管理机制,开展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蹲点村干部组成的“三方测评”,全方位、多视角考评年轻干部的现实表现。对于年轻干部苗头性问题,注重心理疏导与批评教育相结合,做到“早提醒、早教育、早改正”,防止“小病”变“重疾”。去年以来,镇纪委开展党风廉政教育7次,运用“第一种形态”谈话提醒2人、诫勉谈话1人。加大人文关怀力度,给予年轻干部鼓励支持、宽容谅解,对新参加工作的公务员、选调生、村级后备干部谈心谈话23人次,助力年轻干部走好脚下“跬步”,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源头活水”。

做大产业

富裕一方百姓

近年来,施集镇紧扣“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力,因地制宜做优特色产业、做活农旅融合,村集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建领航,描绘振兴发展“新蓝图”。重视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选优配强村级班子队伍,今年以来,组织4名村书记,实地调研黄山、杭州等地民宿项目,集思广益探讨党群“牵手”新思路。借力农村宅基地改革东风,丰山村李都郢组有序腾退闲置宅基地118户,集中在乡村宜居更新规划点统建住房,推动村集体资源有效整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聘请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2所高校博士团队,“量身定制”村庄规划方案,以“党员+设计师+群众”沟通会商机制为纽带,确定井楠村、孙岗村项目建设思路,赵洼“茗”宿示范院落、万亩茶叶观光园和乡村贸易市场相继落地,迅速打造成周边地区的“网红打卡点”,年接待游客突破3万人次。

创优强特,描绘产业兴旺“新画卷”。坚持党建引领助力产业发展,内引外联互动融合,拓展“党建+产业”组织振兴模式,把发展农旅融合与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机结合。通过政策激励、人才回引、能人培养等方式,建强党建链、做活产业链、延长利益链。聚焦茶叶、食用菌等主导产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食用菌种植基地500亩,高标准蔬菜种植大棚100亩,农户人均年增收可达2万元。鼓励各村整合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升改造970平方米茶社食堂,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展“院村共建”,集中流转300余亩土地建设茶香半岛项目,茶树成活率达99.99%,初步形成“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沿线旅游项目”两大方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幅超过20%。

农旅融合,打造乡村旅游“新高地”。突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茶元素为主题,建设乡村振兴一环线、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等2处沿线景观带。发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作用,巧用村庄自然环境的“金边银角”,建成便民服务驿站、文化休闲广场、村中心小游园等,铺设生产道路3500米,实施改厕和绿化、亮化等项目,带动乡村旅游不断升温。深入推进“农业+文旅”产业生态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旅游+民宿体验”“旅游+果蔬采摘”“旅游+田园康养”新模式,开发农家乐4家、采摘园3家,建设2处集农事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效益,打造“既有颜值又有产值”的富裕乡村。

党建“构图”,干部“塑形”,群众“着色”。如今,施集镇在党旗的引领下,通过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锻造了一支过硬队伍、解决了一批难点问题、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施集奠定了坚实基础。

乡路蜿蜒静谧、茶山层叠起伏……冬日雪后,走进南谯区施集镇,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村道通畅没有积雪,文化广场上欢声笑语,宜居、洁净的乡村景色映入眼帘,美丽乡村画卷异彩纷呈。

今年以来,施集镇建强战斗堡垒、深化乡村治理、壮大先锋力量、发展富民产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党旗飘扬下,一幅“平安、善治、振兴”的乡村画卷徐徐绘就。

丰山村种植的蔬菜喜获丰收

井楠茗宿

施集镇风貌

2023-12-25 ——南谯区施集镇高质量党建促发展纪实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05421.html 1 3 党建聚活力 乡村展新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