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兵
最近,“喘息服务”成了人们口中议论的话题。原来“喘息服务”是指由政府或民间机构牵头成立专门的队伍,经过培训后提供临时照顾老人的服务,给照料老人的家属一个喘息的机会。这项人性化的服务被比喻为“养老救火队”。这种“喘息服务”,不仅能缓解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成员护理的压力,减轻他们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而且体现了政府的关怀和温情。
实际上,现在许多地方的“喘息服务”越来越扩面。如:杭州市规定,80至89周岁的有杭州户籍的老人可享受每月不少于3小时,90周岁以上老人可享受每月不少于6小时,重度失能失智老人可享受每月不少于52小时,中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可享受每月不少于38小时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让更多的老人子女有喘口气的机会。
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在加速。如今,最早响应国家号召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家长已步入老年,今后的几十年,老年人口中,独生子女父母占了绝大多数。如何安度晚年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迫切问题。囿于“养儿防老”传统观念,以及现实中社会养老机构建设的滞后,目前,中国绝大多数老人仍然是居家养老。这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一对夫妇可能要同时赡养4个,甚至还有爷爷奶奶等更多的老人。
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但进入现代社会,子女外出工作、出国学习已成为常态。如果小夫妇与老人不生活在一起,那整天奔波于三地都来不及,就算不去上班也忙不过来。如果双方老人老了,把老人送到养老机构或者请保姆照料,一方面可能经济负担让人有点吃不消,另一方面,也有点不放心,还有一个方面,可能会被人误认为是对老人的不孝。解决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问题,是一个十分迫切的社会问题。
因此,政府买单“喘息服务”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当然,这种“喘息服务”也要不断改进。如:南京市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政府补贴建设费、运营费,引导专业养老机构,把养老设施、标准化服务搬进老人卧室。如:厕所里装上扶手和防滑设备,房间里安上夜灯、烟雾报警器、摄像头,床上铺上智能床垫等等。养老院组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小组,每一个小组里有护士、康复师、护工和行政人员各一名,每两个小组配一个医生,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片区。除了帮助老人清洗沐浴、排泄护理等生活照料外,还进行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服务。平时养老机构工作人员通过调用智能摄像头等观察老人的生活情况,一旦发现有问题,一刻钟之内赶到现场。另外,各地要立法设立“独生子女护理假”等,适当延长独生子女探亲假的时间,让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们能有时间照顾日渐衰老和多病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