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包增光 通讯员李 涛
作为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实施垃圾分类可以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实现垃圾资源利用,更加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其中,厨余垃圾是生活垃圾中占比较高的类型,由于含水率高、热值较低、易产生污染等,不宜采用焚烧和填埋的处理方法。
那么,厨余垃圾,何去何从?
“这些厨余垃圾经由原料仓、制浆车间、压榨车间、厌氧罐、焚烧炉等一趟‘旅程’,分别变成沼气、清洁水和残渣等可用资源。”日前,记者在滁州洁绿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总经理王敏为企业收集的厨余垃圾指明了“去路”。
顺着王敏手指的方向,记者看见,伴随着塔吊室内工人师傅轻松灵活地操作手柄,5米开外一只巨大的抓斗缓缓升起,大约4吨重的菜帮菜叶、瓜皮果核等厨余垃圾,被轻松提到20米高的热水解罐体入口处。在这里,厨余垃圾迈开变废为宝的第一步。
作为市重点项目,滁州洁绿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滁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B区: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服务范围包括滁州市城区和全椒、来安两县城区。
据王敏介绍,今年2月份开始,项目正式接收厨余垃圾,当前主要收集范围包括36个农贸市场、55个居民小区和137个水果店,已收运厨余垃圾4840多吨。7月以来的垃圾处理试运行期间,共处理厨余垃圾约2700吨,最高日处理垃圾300吨。
业内人士表示,滁州洁绿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收集的农贸市场、水果店等产生的厨余垃圾,叫作“生料”;而餐饮企业、食堂等场所产生的包括剩饭剩菜和泔水在内的餐厨垃圾,则被称为“熟料”。“生料”和“熟料”的分开处理,目前省内仅有合肥和滁州市成功实现。
记者了解到,随着我市餐饮服务行业发展迅速,目前市区范围餐饮企业约3000家,每天产生约140吨餐厨垃圾。如果在生产经营中未能规范化处理餐厨垃圾,随之产生的诸多问题,会成为影响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潜在危险源。
在滁州洁绿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不远处,有一家滁州蓝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专门负责处理“熟料”的。该企业运营滁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A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其服务范围同样是滁州市城区和全椒、来安两县城区,业务则为餐饮企业、政府、学校及企事业单位食堂等集中源产生的厨余垃圾。
记者在这家企业的预处理、厌氧、锅炉、火炬等车间走访时,竟然看不见丝毫垃圾。“垃圾全封闭运回公司后,通过进料口直接倾倒进入地下罐体,再经过系列程序实现油、水和固体分离。”公司总经理张熙娟介绍:“产品航空油用于出口,水实现达标排放,固体淤泥用于园林肥料和黑水虻、蝇蛆的饲养。”
“项目建设规模日处理餐厨垃圾100吨、地沟油10吨。”张熙娟告诉记者,目前签约商户已有650户,企业从今年5月1日开始收运餐厨垃圾,日收运量超过60吨,至11月底总收运量约为1.1万吨。
此前,我市餐厨垃圾管理工作已经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如餐厨垃圾产生单位责任不明,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不规范,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滞后,餐厨垃圾管理体系不健全不规范等;特别是打击餐厨垃圾非法收运缺乏法律依据。
如何变废为宝,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对于厨余垃圾、餐厨垃圾等生活垃圾的资源化科学处置,着力构建全环节、全链条、全流程的闭环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餐厨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水平,我市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已经迈出关键一步。
2018年11月30日通过的《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餐厨垃圾处置管理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餐厨垃圾处置管理有助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变废为宝;有助于防止和杜绝“地沟油”“泔水猪”流入市场,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有助于改善市容市貌,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有助于保护环境,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和安全发展。这为我市以法治力量规范餐厨垃圾管理指明了方向。
经过4年多的酝酿,2023年1月3日,《滁州市餐厨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并于5月1日起施行。《条例》要求加强餐厨垃圾管理,促进餐厨垃圾的减量化产生、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维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
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市首个关于餐厨垃圾处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既明晰了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也明确了餐厨垃圾产生、收运、处置过程中各参与者的义务与责任,更严加规范了餐厨垃圾的产生、收运、处置等行为,倡导从源头减少餐厨垃圾的产生量。
据介绍,这对我市保障食品安全和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起到积极作用。
厨余垃圾的科学有效处置是关乎人居环境改善的“关键小事”,考验着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如何将这件事办得漂亮、赢得民心,怎样打赢这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持久战,我市仍然在一路思考、一路摸索、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