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生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民间称之为“小年”,亦有“亚岁”“一阳节”等别称。冬至,天长人则称之为“大冬”。谈起冬至,不少人总会与天长联系起来,这大概与“冬至以后——天长”这一歇后语有关吧。从冬至这一天起,太阳直射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日渐长。我国处于北半球,冬至后白昼天也自然慢慢长起来。据测算,从冬至之日起直至夏至,白昼每天长一分钟,其中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昼夜相等。夏至后,白昼每天短一分钟,直至冬至。诗圣杜甫曾有“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的诗句,可见冬至以后天渐长,古人早已测定。
冬至以后进入严寒的“九天”。天长有“冬至接连三日晴,来年谷米价定平。冬至接连三日阴,来年谷米价为金”的谚语。谚语是历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耕文化时期,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这一谚语告诉人们,冬至以后的三天如果是晴天,来年必定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如果连续三天是阴天或雨天,来年可能遭受旱涝等自然灾害,庄稼歉收,米价上涨。
冬至以后,天气日趋严寒,天长人便从这一天开始宰杀肥猪和家禽,腌制咸肉和咸鸡腊爪等,为春节和冬春两季准备好食材。
天长地处江淮之间,枕淮临江,依山傍湖,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明初,由于常年战乱,耕地荒芜,江南苏锡常等地数千居民被官府强行迁至天长定居,民间称之为“洪武赶散”。清顺治年间,淮河泛滥,泗州数百灾民安置于天长,这就将南北不同的风俗习惯带到了天长,逐步形成了兼之南北特有的风俗习惯。在过“大冬”这一天,天长人既有北方人吃饺子的习俗,也有南方人吃汤圆的习俗,过“大冬”喝鸡汤、吃糍粑则是大多数天长人的习俗。相传吃糍粑是为了纪念春秋末期军事家伍子胥。天长地处江淮要冲,吴头楚尾,乃兵家必争之地。当年伍子胥为躲避楚平王杀害,潜往吴国,途经天长,由乡亲相助闯过昭关,成为吴国阖闾重臣。后伍子胥率吴军伐楚,在天长桥湾与楚军奋战,大获全胜。吴王夫差听信谗言将伍子胥赐死后,天长人为纪念伍子胥,在桥湾建庙世代供奉香火。传说伍子胥行军作战时,常备糍粑以备不时之需,故而天长人便将糍粑当作纪念伍子胥的食品,特别是在冬至节这天,几乎每家必食。天长人认为进入“九天”,天寒地冻,人体阳气不足,需要喝老母鸡汤补中益气,滋养身体,故家家户户在冬至这天用老母鸡汤进补。久而久之,过“大冬”喝鸡汤、吃糯米糍粑,成了一种饮食习俗。对于富裕人家,不只是冬至这天喝鸡汤,几乎每个“九天”都得煨上一只老母鸡。
天长人视冬至为鬼节,故有祭祖敬亡人的风俗,且颇有仪式感。天长人一年之中有四次祭祖敬亡人的习俗,即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节和除夕,敬亡人的时辰也有“早清明、晚大冬,七月半的亡人等不到中”一说。早清明,因为忙于春耕春种,故在午饭前提前祭祖。而冬至时农事较少,人们有了宽余的时间烹制菜肴,故而放在晚上祭祖。敬亡人的菜肴,除了大年三十较为丰盛外,其余皆为“老四样”:红烧肉、红烧鱼、红烧豆腐和青菜汤。敬亡人时,先将“老四样”菜肴放在堂屋的桌子上,然后根据祭拜的亡故亲人的人数,一人一碗米饭,米饭上插一双筷子,若人数较多,可在一碗米饭上插两双或三双筷子。然后点燃香烛,一家人从长到幼依次磕头,焚烧纸钱。磕头时不能发出任何声音,更不能触碰桌凳,以免惊扰亡人。敬亡人后,家主还得拿一些纸钱到户外焚烧给没有后嗣的孤魂野鬼。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冬至敬亡人的习俗正逐步淡化,但在外地工作或打工的亲人一定要赶到家中,和父母子女一起品尝自己烹饪的特色菜肴。
要说天长人对冬至别有一番感受,则是缘于天长这个颇具文化底蕴的地名。公元742年,唐玄宗为纪念自己的生日,在江淮之间割江都、六合、仪征之地置“千秋县”,意在大唐江山千秋万代。后更名为“天长县”,其意为与天共长。在天长,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故事。相传,清道光二年(1822),戴兰芬进京赶考,因文章出众进入殿试。道光帝得知戴兰芬乃天长人,故出题问道:“天长,天长,天有多长?”戴兰芬机敏睿智,自知这是在测试自己的应对能力,略思片刻,便从容答道:“草民不才,来时走得匆忙,未曾用尺丈量这天到底有多长,草民只知道,江山有多长,这天就有多长。”这巧妙的答辩使得道光帝龙颜大悦,于是御笔亲点戴兰芬为头名状元。当然这是民间传说,但戴兰芬科举夺魁成为道光年间恩科状元乃是载入史册,有据可考的。天长因为出了个状元,其知名度在全国得到进一步提升。天长,千秋福地,地久天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