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来安县雷官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阵地,通过强化理论宣讲、打造文化舞台、深化移风易俗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用理论充实群众头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引导乡风文明,推动文明实践的全面开展,广大乡村焕发出新的风采。
强化品牌效应,理论宣讲聚人气
近日,在雷官镇雷官村校场圩的凉亭下,雷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宣讲员魏晓燕带来了一场惠民政策宣讲,村民们听得聚精会神。
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重在落实落细,文明实践是载体。雷官镇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宣讲入脑入心。组织镇村干部、老党员、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群体,结合本土特色,培育理论宣讲志愿者,建立“池杉寄语”宣讲品牌,形成了“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先进典型讲故事、青年力量讲奋斗”的宣讲队伍矩阵。构建起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中心,以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为宣讲面,暖心食堂、农家大院、村部大舞台、广场凉亭等为宣讲点的宣讲阵地,宣讲队伍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量身定做基层宣讲的“菜单”,宣讲活动前,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收集群众需求,以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细化目标方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有侧重、有目的地进行宣讲,把新时代、新思想、新理念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送到群众身边,在各个阵地中就地讲起来、演起来,让宣讲接地气、冒热气,得到广大群众交口称赞。
“党的理论内容丰富,参与宣讲也让我对党的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农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如何让理论深入人心、热在基层是我的重大课题。”黄桥村巾帼志愿者徐晴感慨道。
打造文化舞台,精神文明添活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不仅是理论宣讲的阵地,还是村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舞台。为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热切期盼,雷官镇还利用镇村新时代文明活动室结合雷官特色的戏曲马灯文化、板鸭文化、池杉湿地,找特点、出亮点,开展“非遗课堂”“池杉湿地保护”“移风易俗讲堂”等志愿服务活动。戏曲马灯非遗传承小组,创新宣讲理论剧目《跃马征程唱民生》;在“二十四节气里的滁州味道”中雷官板鸭有幸成为霜降节气的美食符号;池杉湖湿地公园的保护工作受到肯定,成功举办了中国•安徽第七届池杉湖观鸟周暨第三届来安文化艺术节;在农村移风易俗宣传月期间,创新活动方式方法,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大力倡树文明新风。坚持开展送戏下乡、“我们的节日”、公益电影放映、读书活动等文化惠民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00余场次,惠及群众15000人。
“以前这类文艺演出很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经常看到文艺演出,节目不仅演得好而且还蕴含很多道理!”桥湾村村民王桂花笑着说道。
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更是将丰富的精神食粮送到了百姓家门口,活跃了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面开花、多姿多彩。
推进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润民心
雷官镇坚持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文明创建的主要抓手,用阵地资源充分发挥各行政村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各行政村在群众表决村规民约基础上,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禁毒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成员由村里身体健康、有威望的老党员和退休老干部担任,村支部书记兼任会长,大家分工负责,广泛开展“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宣传活动,对红白喜事实行备案制,限定人次、桌次,引导群众文明节俭办理节庆、婚丧事宜,摒弃天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陋习。利用道德讲堂深入挖掘和宣传移风易俗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影响带动更多群众。
同时,积极探索“信用超市”“文明实践积分制”等约束激励机制,从移风易俗、参与志愿活动等文明公益行动,延伸拓展至家风传承、建言献策等基层治理多领域,将村民参与情况与积分管理相挂钩,通过积分兑换商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风清气正、文明美好的新风尚。
(熊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