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兴国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这是《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封面上的一段话,正是这段文字,吸引了我的眼球,给了我无限的感动,让我受益匪浅。
《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我非常喜欢,也喜欢这句话。作者的文笔是那样的细腻,全书蕴含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爱的气息,读着读着,一股暖流慢慢飘进了我的心房。
让我们慢慢来,让我们耐着性子学会等待。
读完这本书,我不断地反思了自我。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有时会很生气,有时也会对学生大声训斥。记得有次开全校会议,结束后我和程老师一起从会议室往教学楼走时,老远就听到哈哈大笑的声音从楼上传出来,我俩边走边猜测着这笑声是从何而来。当时的我虽没说出口,但心里早已断定是我们班。于是,上楼直奔教室。“崔老师,李宏宇给他的同桌讲笑话,他还大声地笑。”班长见我来了,立马站起来,气愤地说。听班长诉说的同时,我带着满脸的怒气瞥了李宏宇一眼,此时的他也许真正意识到自己错了,低着头,看着桌上的练习题,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如果今日不给他点颜色看看,我怎么能心安,怎么能震慑住其他孩子?”想到那里,我走到他的座位,只见他的纸上仅写了几个词,看到这些,我便火冒三丈:“走,去给你奶奶打电话,让她来盯着你写。”他一听,急了:“老师,别……别……。”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他竟然这样对我说,我装出一副很生气的样子,走出教室,进了办公室。一会儿,他也跟了过来,说:“老师,对不起,我不应该讲笑话。”听他这么一说,我真想原谅他,可是,想想以前种种违反纪律的事都与他脱不了干系时,就说:“以前,我总是心平气和地跟你讲道理,你也总是不断地向我承认错误,这次我再也不给你机会,打吧!”
他见我这么坚定,拿起我的手机,拨通了电话。不一会儿的工夫,她奶奶赶了过来,明白他犯了错后,一直向他数落着:“这么长时间,崔老师没给我打过电话,我还以为你表现得很好,没想到你这毛病还没改……”说罢,她看了看他手里的练习题,相当生气,此时的他再次认识到自己真的错了,赶紧写了起来。快要放学时,他才写完。
说实话,这样的结局,我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从那天起,他那些过分的行为收敛了许多,也正是从那天起,他的名字再也没被值日班长写在黑板上。直到今日,我的内心深处并没有因他的折服而自喜,也没有因我的胜利而对他置之不理。如果我耐心地与他交流,让他愉快地理解;如果我不冲动不叫家长,换一种方式教育,我就会带给他快乐,而不是无穷的压力。上周四的一个课间,我让他下课后来找我,他没有忘记,规规矩矩地进了办公室。我和他谈了好久,谈到他期中考试考得不错,三科都在八十分以上,表扬了他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好态度;谈到了他的日记比以前大有长进,肯定了他有坚持阅读的好习惯。并提醒他,如若能做到严格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老师相信他还会有更大的提高。一句表扬,一次肯定,一种相信给了他莫大的自信,谈话结束,他准备回教室上课时,恭恭敬敬地对我说了一声:“老师,再见。”此时,我感到很欣慰。心中默默地重复着那句话:孩子,你慢慢来,老师对你有耐心。
事后,我重新拾起《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细细品读。我觉得教育不是赛跑,教育学生应当慢慢来,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多给学生一点耐心,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必须与家长一起慢慢等待孩子的成长。让我们用心欣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享受孩子一朝一夕的变化;让我们用心欣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片段,享受孩子一喜一怒的真实。长长的路,慢慢地走;长长的路,健康地走。
(作者单位:明光市自来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