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7日
第A06版:副 刊

外地游客眼中的滁州

□杨 洲(四川省德阳市)

编者按:

这片土地古老而美丽

滁州,是一片孕育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其下辖凤阳县更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故乡。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历史贡献无法估量。他结束了元朝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他实行土地改革,削减豪强势力,推行政治改革,减轻了农民和百姓的税赋负担。他的改革政策让滁州地区的农民和百姓受益良多,社会秩序得到改善,经济得到繁荣。朱元璋带给滁州的影响和助益无疑是深远的,他的历史贡献也让滁州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带着对洪武大帝的崇敬之情,我来到了滁州大地,以一个游客的身份重温帝王故乡的风情。而凤阳县有名的景点,当属小岗村。

漫步在小岗村,仿佛置身于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美丽画卷中。在这片宁静而古老的土地上,建成了大包干纪念馆,以及当年农家、村文化广场、葡萄采摘园、蘑菇大棚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等景点。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参与葡萄采摘、踩水车、推磨等项目,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走进大包干纪念馆,仿佛时光倒流,一切都沉浸在岁月的记忆中。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勤劳、朴实的小岗村,看到了那个伟大的时代。那是一个关乎全国农村改革的时代,是一群普通农民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的时代。他们不畏艰辛、不惧强权,勇敢地走出了一条人民公社制度的改革之路,书写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壮丽诗篇。

当年农家的外墙上,还保留着那一份朴实的岁月痕迹。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勤劳质朴的农家,从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对土地对家园的深深眷恋和热爱。

村文化广场上,村民们载歌载舞,唱着家乡的故事,跳着古老的舞蹈,那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的生机和活力。葡萄采摘园里,金黄的葡萄挂满枝头,散发着阵阵清香,我伸手摘下一颗,酸甜的味道在口中弥漫开来,仿佛品尝到了乡村土地的味道。

在蘑菇大棚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里,农民们正在尝试新的种植技术,探索着农业的发展之路。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让我深深感动,他们不满足于过去的劳作方式,不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努力实现产业的升级,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站在村子的一角眺望远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述说着那段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我仿佛可以听见历史的悠扬之歌在耳边荡漾。

在小岗村,我看到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一部缩影纪录片,看到了普通人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力量。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展现着改革开放的光芒。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感到无比敬佩。

游客服务中心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了周到的服务,温馨而贴心。购物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商品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旅游厕所的干净整洁更让人感到舒心。这种细致入微的态度,让每一位游客都感受到了小岗村对待客人的热情和用心。在散步中,我看到了当地村民们勤劳勇敢的身影,他们面带微笑,满怀热情地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份真挚的情感让我感受到了乡村人的朴实和热情,也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

小岗村,是一座包罗万象的艺术殿堂,是一幅闪耀着光芒的历史丹青。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在述说着这片土地的古老和辉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叶一花,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平凡和伟大。

走出小岗村,留恋之情油然而生。这里的历史、文化、人情让我感动不已。我相信,小岗村将继续书写着自己的故事,迎接更多的游客,让更多的人们领略到这片土地的魅力。

滁州大地不仅仅只有小岗村,还有很多的景点值得我们去探索。让我们共同走进这片土地,感受历史的韵味,领略乡村的风情,体验时代的变迁,让我们肩并肩,一起畅游在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

本版图片由全媒体记者 卢志永/摄

▲小岗村鸟瞰图

▲小岗村牌坊

▲小岗村当年农家

▲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

小岗人的红手印

□吴生荣(安徽省宣城市)

在安徽凤阳县,有个村叫小岗,我想全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是知道的,那是因为小岗是全国农村第一个率先“分田单干”的村嘛。我因会议或是培训或是采风,曾经三次到过滁州凤阳的小岗村。最近的一次是2023年3月26日,因为受邀参加“全国首届‘欧阳修杯’散文大赛”的启动仪式,再一次踏上了这块敢为人先的土地。

参观过后,我脑海里顿时凸显出陈列馆里那一个个鲜红的手印。这里的手印是两样的,时间相差达到了31年。同样的手印,不同的意义,一方面,它代表着小岗村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另一方面它表达的是这里的村民对党忠诚、对党的好干部强烈的拥护和热爱。

站在小岗村游客中心,我清晰看见,小岗村的先民在明朝初年从北方迁居而来,而村名是因地势隆起而得名。1978年前,大多数村民都曾敲着凤阳花鼓出门讨过饭。1978年冬,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并于第二年秋实现温饱……时光倒回到45年前的那个冬天,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死在一张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开始了他们心中只想解决吃饱肚子的“大包干”。不想,他们这静悄悄地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它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序幕。

回首望,那十八颗手印是那么鲜红明亮。自强不息的小岗人,由此而创造出“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无独有偶。历史似乎在小岗村重演了它相似的一幕。2006年,小岗村村民又集体按下了一次鲜红的手印。这次,他们不是为了温饱而“托孤”,为的却是挽留一位任职期满即将离开的村书记沈浩。在小岗村的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我被一个人民的好干部所感动。我知道了什么叫俯下身子为百姓;我知道了什么是干部把人民当亲人的鲜活事例……你看吧,一个美丽、和谐、富裕、文明的新小岗,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风采。小岗村人都清楚,那是他们有一位一心一意为小岗的好书记——沈浩。

经讲解员介绍,位于小岗村办公楼北侧的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是2010年7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的,是利用沈浩同志生前住所改造而成。这里除了沈浩同志工作的活动剪影外,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个个鲜红的手印,那与1978年冬冒死按下的、酷似的红手印啊,是小岗村干部群众的千万个舍不得——舍不得一个好书记的离开而用心按下的最好见证。颗颗红手印,浓浓爱戴情。可是2009年11月,小岗人做梦也没想到的事情突然发生了。沈浩因积劳成疾,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如今鲜红的手印还清晰可见,他三年的任期早就满了,但沈浩同志这次再也不用村民按下手印了,因为他把自己永远地留在了这片他深情耕耘六年的土地上。

告别小岗村,窗外一派生机盎然。广袤的滁州原野里,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真正来临。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里,他那张特别的半身黑白照,在我的眼前慢慢放大。沈浩的笑,是那么的阳光灿烂,那是一颗共产党员的赤胆红心,与当年村民挽留他的红手印一起,在敢为人先的“大包干”土地上熠熠生辉……

对小岗村的了解,源于初中的课本。从课本中,我得知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村中18个人在同一张纸上按下了红手印……作为土生土长的农家女孩,通过课本学习,再积累些许知识后,在心中对小岗村及相关的18个人升腾起一种崇敬之情。年少的我,还希望有朝一日能走进小岗,去见一见那些敢为天下先的人。但在20世纪90年代,交通的不便,使我不得不暗自断言:与我相距千山万水的小岗村,肯定是我的目光与脚步永远到达不了的地方!

一时半会无法抵达心目中的远方,就只能在可以涉足的地方安安稳稳地生活。在2002年之前,我的生活轨迹从来都没有偏离过家乡贵州安顺,也没有远离过泥土。

但是生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2002年,我从大山里走了出来,乘坐绿皮火车,到沿海城市打工。这个时期,我的身份是打工妹。3年后,我又离开沿海城市蜗居的地方,到安徽生活。此时,它拉近了我与年少时心目中远方的距离。

我算得上是改革开放同龄人,买粮要粮票,买布要布票的年代,我没见证过,生产队队员一起上下工的日子,我也没经历过。但在老家生活的那些年,在全家人外出劳作时,会从母亲的口中得知一些关于队员干活磨洋工的趣事。比如,村里的一些人,跟着大伙一起在地里给包谷秧薅草时,他们手中的锄头软劲得只会满地打滚。这些人干活,杂草没薅到,包谷秧倒是被他们懒散的锄头打倒了不少。但在当天干活结束后,在队长的工分登记本上,这些人与干活带劲的人工分一样多。母亲还说,这样的情况是生产队统一出勤劳作时普遍存在的现象,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多出力多干事呢?吃“大锅饭”的劳作方式真的无法激发队员们的劳动热情……母亲的描述,我想应该就是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前的缩影。

物极必反,穷则思变。在生活的穷途末路,总会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些有胆有识的人,就是小岗人。1978年,小岗村的18个农民不惧风险,在同一张纸上按下了红手印。这18个被生活逼迫到绝境的人,将原本属于村集体的土地“分田到户”。这一按,一分,不但改变了小岗村村民的命运,更是影响了中国农村此后几十年的发展,也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随后,小岗村土地改革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到全国。我猜想,贵州大山深处像我家这样的种田户,肯定也是小岗村新举措的受益户。

近水楼台先得月。张贴有“安徽外地媳妇”这个标签的我,相较于生活在贵州时的黄毛丫头身份,就有了捷足先登小岗村的便利。终于,在20多年后的一个暮春时节,有幸站立在小岗村村口的石牌坊下面,在对当初轻易说“永远到达不了”懊悔不已的同时,又惊诧于小岗村的现貌,出乎我脑海中所设想的多种模样,映入我眼帘的是笔直干净的街道,整齐划一的民居。同行的文友算得上是个小岗通,加上小岗村人的热情好客,我们能随便出入街道边的每一个单门独院。我们的脚步从房前到屋后,目光所及,屋前花绕门,屋后树成荫。

等好奇的脚步抵达小岗村旧址的时候,再将新旧民居作个对比,胸中喷薄而出的感慨,真的只能用“今非昔比”与“翻天覆地”两个词才足以表达。那破败、低矮的茅草屋,是他们初心的出发点。我相信过着新日子的他们,只有时时刻刻亲眼看见苦难的承载地,才能举步砥砺奋进。

小岗村人,除了让游人能体会到他们言语下的热情与善良之外,洋溢在他们脸上的自信也非常感染人。更万分有幸的是,在文友的引荐下,我得以拜访当初按下红手印的其中两位——严金昌和关友江。这两个被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过的老人,谈吐文雅,和蔼可亲。与他们交流时,让人有一种与父辈交流的踏实与欣喜。交流之后,在怀着敬畏的心欣赏他们悬挂在白墙上的美好瞬间定格照时,他们表现出来的又全都是谦卑与低调。

我认为,文学爱好者有优于别人的一个大好处,那就是目光与脚步的终点,都会成为一些文字的起点。在倦鸟栖居在小岗村广场边的高枝时,我们在小岗村的游览,基本上可以画个圆满句号。我的一些文字也随即出现在朋友圈,文字下面还配上刚拍摄于小岗村的九宫图,立即招来好友秒评:“南顶云,北凤阳。”

贵州省关岭县顶云乡石板井村,在1978年,因对抗饥饿,时年38岁的陈高忠被推选为村长,他带领罗定尧等人,将村里的土地分包到生产小组,从而进行农事生产。从顶云石板井村,到凤阳小岗村,大约相距2000多里,这些未曾谋面的人们,却能在同一年做出了让后人称赞的惊天动地的大事。其中隐藏怎样的玄妙?恐怕只能用“中国农民骨子里自带不屈不挠的精神”来解释了。

涨了相关知识后,又庆幸自己不虚此行,我满足地从手机屏幕上抬起头来。目光的低处,吸引我的是与小岗村擦肩而过的畅通大道两旁火红的小雏菊,以及路边杂树间若隐若现的金黄色油菜花;目光的高处触动我的是小岗村上方正飘浮着如棉花絮样的云朵。

因一南一北词组的牵引,我忍不住又朝家乡所在的大西南方向望去,有一大片橘红色的晚霞,正点缀在遥远的天边。我相信,这近在眼前的洁白云朵,一定蕴含有小岗精神;那远在天边的橘红晚霞,肯定正在渲染着石板井的果敢。遥相辉映的它们,绝对是浩瀚苍穹里不可或缺的存在。

小岗村上白云飘

□郑锦凤(贵州省安顺市)

XIAO GANG CUN

一个小小的村庄,却酝酿出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份宣言;一张有18个红手印的契约引发的连锁反应,最终成为一场惠及亿万农民的改革浪潮。小岗村的故事引来许多外地游客的向往,如今,当他们踏上这片土地,会是怎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倾听……

2023-12-07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04369.html 1 3 外地游客眼中的滁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