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第A06版:副 刊

90

60

60后种田“老把式”:卯足干劲种好粮

从“放弃种”到“主动种”

1965年出生的龚大福,就快步入60岁了,可年龄从来不是他的槛,从种田到放弃种田再到重拾种田,他的路子走得有点曲折。年轻时,和妻子在村里种田,每天围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地少,收入少,他们总觉得这样种田没有什么干头,一狠心,丢了土地奔去了大城市打拼,想找出路。“那段时间就在南京做水产生意,为了养家糊口,起早贪黑的,日子也能过得去,不过心里还是有疙瘩。”龚大福说到那段经历,至今记得心里的不痛快,觉得自己没找对路。做水产生意赚了些钱之后,龚大福带着妻子毅然回到了家乡,想着在家门口有点作为,“当时也没想着种田,以前种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真的苦。”于是又是一段不断的尝试,开饭店、开超市……“都没干好,钱都糟掉了”妻子徐庆胜提起那时候还有点怨言,不过日子很快有了转机。

转折点是在2012年,龚大福被朋友硬拉去天长看一个农机展,沉默寡言的龚大福提到这一次的经历,眼睛倏然闪亮了起来,话匣子都打开了,“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插秧机,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当时的想法,当了那么长时间的农民,没见过,很稀奇,还上手去试了,忘不掉真是忘不掉。”这段经历虽然过去了十多年,但龚大福至今还记得亲手试过的那份激动的心情,“回来我就觉得自己要买一台,我要种田。”2012年,龚大福开始试水种田,第一年承包了80几亩地,“第一年就大丰收,赚了不少,感觉自己找到了盼头。”新型农机的出现,就像一把钥匙,为龚大福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奋斗之门。

从“想种田”到“能种田”

与龚大福进行对话,他更多的是沉默和不自在,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我没什么的,就是种田的。”龚大福爱着这片土地,也很珍惜这片土地,在家人眼里,他就是那个每天一定要看看田才能踏实的人,“他凌晨一起来就要去巡田,已经成了每天的习惯。”妻子徐庆胜说道。

正是怀着对土地的深厚情感,让龚大福对土地呵护得格外精心,他深知自己以前的种田方式多少不太科学,所以抓着机会去学去问。“2015年,应该是当时的农业部有专家在小岗培训,我去参加了,那一个礼拜,一到课余时间,我就去找专家谈心,专家当时跟我说了很多国家的新政策,新措施,给了我很大的底气。”龚大福说,“有了想法,有了底气,干起来也并不是很顺利。”龚大福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专长是育秧插秧,可就是这件事,也让他吃了不少苦头。“一开始,都是凭着经验干,什么情况都出过,苗死了不少。”嘴上说着“顺其自然”的龚大福也着急了好长一段时间,“还好后来有农技专家手把手来教,教怎么育秧教怎么插秧。”龚大福现在育出的秧,周边的乡镇都会慕名而来,他不仅为南谯区乌衣镇本地农民提供育秧服务,还为邻近章广的、黄泥的、马鞍山和县的,南京江浦等地提供育秧服务。

从“会种田”到“种梦想”

龚大福一直相信凭借双手奋斗就能奔向美好生活,这个一年四季与粮食打交道,勤勤恳恳的“养家人”也开始思考更多的问题,现在村里普遍存在劳动力短缺、年龄老化、种粮技术不高的问题,这制约了粮食生产。“自己富了,也会想着自己的老乡。”龚大福说道,他希望自己能种更多的粮,种更好的粮,也能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富。他每年都会留心村里的困难户,默默地为他们提供育秧插秧等一条龙的免费服务,帮助更多的人学得一门种粮技术,更好地实现增收致富。

龚大福的合作社成立后,在各项政策的加持下,他先后购买大量农机,真正实现从耕、种、收、烘干的全程机械化,他在为周边群众服务的同时,还精心打理流转来的2000多亩土地,粮食规模经营走上了持续发展的轨道,真正做到了“科学种田、示范带动”。

如今的龚大福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育秧能手,相比最开始的直接下田干活,龚大福现在的队伍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农机方面,无人机、旋耕机、插秧机、烘干机等一应俱全,人员方面,有知识有文化的女儿、女婿也参与进来了,带来了不少新变化。二女儿龚道蝉年纪轻轻就成了市里知名的女农机手,次次比赛拿奖,收割、旋耕、栽插样样在行。小女婿曹伟今年33岁,已经是2023年度滁州市“十佳种粮能手”,面对未来的种粮趋势,曹伟的想法很多,“我还想着和老岳父商量,以后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合作社,现在我们是省级农业合作社,以后要争创国家级。”凭着对政策、信息的了解,凭着技术、理念的创新,像曹伟、龚道蝉这样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为龚大福的种粮带来了新气象,合作社建了农机大院、烘干中心……智能化、信息化的运用为乡村土地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也让龚大福的种粮梦想充满了更多的可能。

立冬过后,农忙时节,龚大福的采访变得非常难约,因为在种田人龚大福看来再大的事都没有秋收秋种的事大。终于等到一场小雨,龚大福的劳作才有了一点休息的空当。记者也得以走进南谯区乌衣镇双庙村,此时,乡村难得的安静,农田刚被翻新过,刚刚播种下的麦子正安心地躺在泥土里,静候着农家的侍弄。走进龚大福的家,他正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剥玉米,这是农家人最常见的休息方式。他也终于有空带着记者去走一走他挚爱的土地,去聊一聊他的种粮故事。

▲龚大福(右二)与乡镇农技员在田间地头。(资料图) 陈冬冬/摄

2023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广袤的沃土乡村经过一年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而“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丰收在手,粮安天下,11月走进初冬的农家,探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背后故事,会发现“冬藏”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一个“藏”字藏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扎实推进,也藏着无数种地人、护农人的辛勤付出。时代在前进,农业在发展,农民的身份认同在改变,但“主角”的身份始终没有变,在广阔的乡村沃野,生于斯、长于斯的农人,永远是推动乡村振兴最深厚的力量。走近他们,读,他们的奋斗故事;看,他们的生动实践;听,来自乡村沃野的回响……

听,来自乡村沃野的回响

全媒体记者

朱丽丽 郑安杰

用行动助“粮安”

回归乡村筑梦想

对于种田这件事,赵永玲说这是打心眼里的主动选择。作为农村长大的娃,小时候少不了常听到这样的唠叨:“不好好读书,以后回家种田”,一个身在其中的小孩子,不会想到“改变命运”这样的大词。假如一定要懂得些什么的话,最直观的大概就是农事的确艰辛,多数人决定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跳出“农门”,但是赵永玲决定逆向选择“好好读书,回家种田去!”

赵永玲的家乡在天长市秦栏镇,这里地处皖苏两省交界处,是因“寿昌寻母”而闻名天下的“孝子之乡”,孝文化早已成为融入血液里的信仰。赵永玲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浸润下长大的。赵永玲告诉记者,她的童年,几乎是在农田上度过的,看着父辈们的辛苦,真的在那一刻,有一种割舍不掉的牵挂。一次经历让赵永玲看见父母的不容易,看见从前务农的无奈,“那时连下几天雨都不停,家里没有烘干机,眼睁睁看着稻子发霉发芽,那刻深深认识到机械的重要性,决定回来为爸妈分担点。”她希望自己的“回家”能带来一些改变。20岁那年,赵永玲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和父母一起从事农业种植。

用本色守“粮心”

广阔天地显身手

选择回到老家成为“新农人”,也源于对土地特别是故土的天然情怀。在赵永玲看来,成为“农民”是自己对职业的主动选择,而农村正是自己发挥所长的广阔舞台。

那一年她告诉了家人:“我要回家和你们一起种田。”虽然心里有遗憾,少言寡语的父亲赵业兵还是支持了她的决定。“当初她决定种田,觉得一个姑娘家的不适合,还是有点不放心的。”种了大半辈子田的赵业兵深知这条路的不容易。为什么选择回家成为“农二代”?赵永玲坦言:“农业是我一直想要走的路,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地方,在这里感觉自由。”毕业后,赵永玲也曾经做过会计、直播带货……但是始终感觉“不自由”。她也毫不掩饰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家乡最吸引我的地方是田野,儿时的记忆,四季分明的景色,这里是一片热土!”

赵永玲觉得年轻人实现梦想就该发挥所长,而自个儿天生就是要干农业的,“别的女孩小时候可能玩跳绳、过家家,我记事起就和农机打交道了,几岁的时候经常帮爸爸踩油门,正式学应该是十七八岁吧,父亲会在旁边一直喊,‘踩油门、踩油门’。”想到这些,赵永玲就觉得很有趣。“当时家里有插秧机,雇人开的,然后有天师傅临时有事没来,农忙季节我也替家里着急,觉得可以亲自试下,名声就这么出去了。”赵永玲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大家“跟看猴一样看着我”,但是她不觉得难为情,反而觉得找到了发挥的舞台。

赵永玲工作时异常专注,她口中的有趣,背后往往是看不见的汗水与付出,“像是植保,忙起来早上三四点起床,开车去田里,再配药,等兑完药天才蒙蒙亮,基本都是起早贪黑的。”长期的田间奔波让赵永玲皮肤黝黑,连父亲赵业兵见到都开玩笑说:“黑的像煤炭工一样”,提到自己是否介意被人说黑,赵永玲嘴角一扬“大不了脸上多刷点大白。”在她看来在农田里浸染的本色才是自己本来的样子。

用良技护“粮计”

耕耘沃野践初心

在一季季粮食生长的时序更替中,接过父亲手中的事业,成长为一个日益成熟的“新农人”,赵永玲用“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奋斗之笔,把梦想写在了曲折的乡间小路和热闹的丰收景象中,也写在一方方无垠的沃野中。

奋斗的过程是充满荆棘的。面对质疑,没人理解,那就做到让人服气,毕竟新农人种田有自己的一套“粮”技。为了推广机械化种田,2016年,赵永玲组织成立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解决用工难题,她还于2020年购买多台无人植保飞机,并亲自操作为社员和周边乡镇的农户服务,深得种田大户的欢迎;2021年她摸索并优化“麦稻套种技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优化稻和小麦的茬口安排时间。52岁的韦胜昌把400亩田半托管在赵永玲的合作社,面对20多岁的小姑娘,起初他在想“是不是靠得住?”如今提起赵永玲,就像聊起一位熟悉的老朋友,“这姑娘肯吃苦,做事认真,有技术,田交给她,放心省事。”现在,在赵永玲的示范引领带动下,合作社带动了周边200多户农户,可以做到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托管服务。

创业的过程也会面临很多困难,赵永玲能挺过来,也因为她“有着很多支持”,谈起刚回来那年,她说:“连续的雨水让人头疼,就想到购买烘干机,烘干机买完要买变压器,好几十万的投入啊。资金上贷款解决了,还有补贴政策,确实帮了不少。”有了有力的支持,赵永玲的奋斗之路变得更加有底气。

赵永玲在农田里实现了自我,也找到了初心。“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赵永玲在这份感触下依旧努力着,接下来她还要进修农业,用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接下来,她还要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上寻找着力点,去实现更多的自我价值。2023年她被评为“皖美新农人”,滁州市乡村振兴人才中级农机化师,省级百名农村产业女性带头人,天长市十佳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不给自己设限,赵永玲还想在乡村田野上闯出年轻一代的无限可能。

11月初的皖东大地,水稻已陆续收割完毕,在天长市秦栏镇,阡陌交错的稻田,一阵风拂过田埂,残留的稻茬散发出阵阵清香,平添了几分农事的喜悦。赵永玲正在田头时刻关注着,丰收的喜悦在田间弥漫开来。用了7年的工夫,赵永玲让自己从一个城市“小白领”彻底转变成了一个“种田人”,为什么要远离既定的轨道,记者走近这个96年出生的小姑娘,试图寻找答案。

▲赵永玲在操作农机。(资料图)

90后技术“新农人”:把乡村梦变为现实

2023-11-23 60后种田“老把式”:卯足干劲种好粮 90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03632.html 1 3 6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