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以发热、咳嗽等为主,一般咳嗽比较剧烈,退烧后,咳嗽还可能持续1至2周。部分患儿可能还会出现皮疹、抽搐等肺外表现,表明病变可能累及其他系统。“支原体肺炎与流感、合胞病毒感染的区别在于咳嗽时是否有痰。肺炎支原体感染表现为剧烈顽固性干咳,常伴有阵发性刺激性呛咳,而病毒感染则大多出现喘息、有痰的症状。”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儿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海莲说。
面对支原体肺炎的流行,家长无须过度恐慌。王海莲提醒,多数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良好,但感染后咳嗽会持续一段时间;少数重症支原体肺炎可能遗留肺结构、肺功能的损害,家属需遵医嘱进行长期随访。
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均可携带病原体,易在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传播。目前尚无疫苗。
支原体肺炎流行期间,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做好日常清洁工作,加强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为降低感染风险,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或者是人口密度比较大、密闭的空间,在公共场合戴好口罩。同时,儿童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另外,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等对预防呼吸系统的感染性疾病也有帮助。
“我认为现在还没有到感染高峰,高峰有可能会出现在冬季,支原体合并流感,导致重症病例上升。”王海莲提醒,流感病毒容易攻击肺部,如果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症状将会加重,家长应提高警惕。 (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