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9日
第A06版:副刊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位于安徽滁州西郊的琅琊山,主峰海拔不过317米,令其闻名遐迩的不仅因其景美,更因为欧阳修这个“文仙”的那篇传世美文《醉翁亭记》。

沿着蜿蜒山道,拾级而上,山道旁银杏翩然,草木葳蕤,鸟鸣蝉唱,无边的秋意浪漫流韵。从山脚向山上攀登大约800米,抬眼见古朴的门楣上写着“醉翁亭”三字,给秋意浸染的山野增添了一抹亮色。

欧阳修革新时政,揭露贪渎,受奸臣污谤,被贬谪滁州。最令我佩服的是他的坦然自若,你看他被一贬再贬,何等困苦受辱,怎么就不曾崩溃过?他谪居滁州时,便认识了琅琊寺主持智仙,一来二往成为挚友,一下抓住了灵魂的知音,找到了精神支柱。后来智仙建了醉翁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游记散文《醉翁亭记》诞生地,全文含标点共477字,表达了欧公追求自由、寄情山水,对快乐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对于官场无奈的思想感情。此后,欧公不仅常在此饮酒做“醉翁”,还在此办公当苦吏。与友人论艺亭下,尽显才情风流,正所谓“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这就是政治家、文学家的温暖心肠,以及不曾折曲的气节。

醉翁亭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初建时只是一座孤亭,后逐渐兴盛,最多时达几十座,历经千年风雨,多次战乱,朝代更迭,几经毁灭又几度崛起,像一支强者的歌,在浩瀚的江淮平原上激荡。现保存完好的有醉翁亭、古梅亭、意在亭、影香亭、洗心亭、怡亭等九处,人称醉翁九景。九景建筑均以翘角飞檐见长,每个亭子都极其用心,周围院树庭花、溪水流泉,更融汇皖东古建的智慧。远观,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近瞧,风格各异,妙趣横生,完全超越了游人的想象。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达官名宦来去匆匆,却总爱在此留下墨宝文迹,以期流芳后世。而那些终日依山而居、傍山而作的山民们,终生躬身田畴、勤奋劳作,他们真正传承着千古不朽的历史。

走出醉翁亭,向西行400米,就是醉翁亭的配套景点同乐园,同乐园分东西两院,以亭廊相连,动静相宜。园内塑有欧阳修雕像和介绍其生平的30幅壁画。庭廊两侧镶嵌着苏轼、祝枝山、赵孟頫、董其昌等历代名家书写的《醉翁亭记》碑刻楹联,如“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寒流疏影,翠积清香”等,来醉翁亭,如赴一场文化盛宴,让人从中尽可窥视尘世沧桑。

亭者,停也。每逛一座亭台,亭内都放置石桌、石凳靠背,可供游人驻足小憩,纳凉避雨。我在古梅亭稍作休息,补充水分。顾名思义,古梅亭因亭前有一株古梅而名。相传为欧阳修亲手所栽,故又称“欧梅”。这株古梅品种稀有,独特在花期不抢腊梅之先,也不与春梅争艳,清白高雅,恰如欧公其人,不争权势,不重名利,风格盈满心间。置身其中,仿佛天地万物都散发出迷人的气息。

辞别古梅,拐进琅琊古寺,古铜色木门,门上有铜环,轻叩,一个镇堂老僧迎出来,拿着一壶茶,恋恋不舍地慢慢品呷,很是入神。从老僧口中得知,法琛禅师兴建寺院,文玺师视仕途为草芥,弃官出家,听了这些故事着实感人。

醉翁亭的山水之美,是欧阳修发现的,也是欧阳修和僧人一起开掘创造的。欧公将醉态才情毫不保留地泼洒在醉翁亭,多缠绵悱恻之柔情,少庄严肃穆之凝重,淡顶礼膜拜之虔诚,浓质朴自然之古风……其中深味,古往今来,读不透、悟不尽,令游人叹为观止,神秘悠远。

沿下山道,与醉翁亭距离越走越远,山道出口处,紧挨着滁州学院,学子们手捧书卷,在亭下看书习作,琅琅书声锵然入秋景,欧阳修的千古美文代代传承,发扬光大,后继有人。读初中时,语文老师教过我《醉翁亭记》,时间虽短,但照进少年心中的那缕亮光,足以温暖我的一生。

浅秋是曼妙的,傍着夕阳,悄悄挥别山林,心里还在体味着醉翁亭文化的殷实厚重。现在,当地文旅部门正在进一步挖掘它的文化价值,倾力打造一个醉翁、一座醉翁亭、一篇《醉翁亭记》“三个一工程”旅游名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未来,醉翁亭将乘着时代的春风抒写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2023-11-09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02920.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