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忠
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系统性、根本性变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其从经济内涵的视角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即实现“四化”同步与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从“四化”同步视角审视乡村振兴
“四化”同步视角下的中西方现代化道路存有明显差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时空压缩”的“并联式”是中国式现代化一大特点。
“并联式”发展的“四化”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并联式”意味着可以协同互补、相互支撑,同频共振,能够为现代化的推进提供强大动力,特别是信息化的赋能,可以培育发展的后发优势;“时空压缩”也意味着有限资源面临着多领域的配置压力,影响资源配置效能。“四化”发展的不协调也会带来各种问题。中外实践表明,全球或因工农城乡关系失调与农业发展滞后,或因城镇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不够,或因错失信息化机遇的赋能致使产业结构老化等原因,导致经济社会失衡失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的现象屡见不鲜。
当前,我国“四化”同步仍面临质量不高与协同性不够等问题,这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集中体现。“四化”同步中最大的短板无疑就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现代化和“四化”同步的视角审视乡村振兴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推进思路很有必要。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未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考量。
二、探索“四化”同步新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四化”同步的本质在于“四化”协调互动,难点在于集成创新。针对制约“四化”同步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深层次问题,未来需要通过积极探索集成创新加以系统性化解。
深化产业融合集成改革。健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按照新发展理念重新审视未来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塑造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乡村产业体系;大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林文旅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促进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提供优质农产品,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出价值;探索构建产业发展各相关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领域、跨行业配置,培育产业发展链条和价值链。
深化城乡融合集成改革。统筹城乡规划与建设,强化规划的规范性与导向性,重视传统村落形态的独特价值,不大拆大建,彰显出特色,留得住乡愁;补齐乡村功能短板,塑造吸纳农民就近城镇化和承接适合乡村发展产业项目的平台载体;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共享集成改革,在城乡规划上注重一体化设计、管理,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与常住人口变化、城镇化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政策体系。
深化资源要素集成改革。消除城乡要素资源要素流动壁垒,解决制约城乡统一市场建设的体制机制。坚持“问题清单+改革清单”导向,围绕“四化”同步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集成各项改革创新,塑造“四化”同步的软环境。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农村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进一步激活土地经营权。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探索适应农业人口转移,完善“人地钱挂钩”制度,构建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与政策。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深化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城市资源要素下乡机制,鼓励城市工商资本、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推进城乡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进土地与空间的综合整治与优化,通过城乡空间一体化规划,破解乡村耕地细碎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等问题,形成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发挥规划与政策协调协同效应,增强规划对产业政策、人口政策、财政政策等的引导与约束功能。
深化平台载体集成改革。构建类型层次多样、结构多元的载体与平台。一是信息平台。信息化是“四化”同步的催化剂与加速器,是推动新经济模式的强大力量,是培育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支撑,要通过全面的数字化改造,提高乡村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园区平台。高水平打造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特色农产品,培育发展一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先行示范区。高标准谋划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样板,引领带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三是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平台。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要关注农业人口向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转移,而且也要重视农民在农村的就地就近城镇化问题。针对人口迁移趋势与特点,需要实施分层次的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机制,依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迁移能力,将依托大中城市的异地城镇化和依托县域范围小城镇的就近城镇化结合起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依托乡镇等优越载体而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挥其网络节点作用。农业人口众多的滁州,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农民就地城镇化”和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向下延伸的重要载体。农村居民点存在着规模小、布局分散、环境脏乱等特点。随着大规模的农民外出务工,很多农村村落出现了空心村、空巢村现象,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发展潜力小。在这些自然村落进行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投资,建设成本高,共享率很低。以妇女、儿童、老人为主的村落人群,外迁能力差,长距离异地城镇化难,正逐步成为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就地城镇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改变其生产生活条件的较好选择。
(本文系滁州市委党校系统科研课题成果,立项号:CZDXKY202234)
(作者单位:中共滁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