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杨读俊
连日来,南谯区各地各单位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双提升”百日攻坚活动。为进一步加大“双提升”工作力度,自9月20日起该区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目标,利用一百天时间,全面落实平安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开展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队伍满意度“双提升”百日攻坚行动,确保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平安建设参与率进一步提升,对政法队伍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警民、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年度“双提升”指数力争进入全省前10、全市前3位。
为此,该区提高政治站位,制定实施方案,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督导调度,分动员部署、强力攻坚和总结提升三个阶段,采取大走访、大宣传、大会战三大举措,有序推进“双提升”百日攻坚。
“大走访”了解社情民意
镇街、区直各单位分管负责同志负责组织本地本单位的入户走访工作,重点走访近年来发生过矛盾纠纷、民事诉讼、受到过不法侵害和被治安、行政、刑事处罚过的家庭和有信访诉求的信访户以及排查出的矛盾纠纷群体,倾听他们对政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镇街、经开区以网格为单位,摸清辖内所有手机用户底数;区直单位摸清单位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离退休人员及其家庭成员放入手机底数。
区直单位负责同志深入平安建设联系点开展走访,每月入户走访不少于50户,要求覆盖所有联系点村民组、小区。村、社区加强与联系单位沟通联系,及时与联系单位对接重点走访户的信息,做到有针对性走访。镇街、经开区班子成员和包村(社区)干部及村社全体干部每月均开展入村(社区)入户入企走访,确保全覆盖无死角。对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及时做好协调解决工作。
“大宣传”提升群众知晓率
主要宣传平安建设重点工作、省民调内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养老诈骗、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扫黑除恶、交通安全、政法工作成果、政法各单位的典型事例、“八五普法”等内容。
政法各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精心制作宣传微视频,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大范围、滚动式、全方位、不间断宣传,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区直单位利用每周一次的职工例会等加强内部宣传,同时结合各自行业特点和优势进行宣传。利用全市公交车、出租车、学校班会、“小手拉大手”、各类商超、医院、各类企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提升”宣传,确保宣传全覆盖、有实效。
镇(街)联合辖区司法所、派出所、基层人民法庭到村(社区)开展多形式普法宣传,每月至少6次,每次不少于30人参加。利用应急广播、车载喇叭等宣传手段进行宣传,每周播放至少4日,精准选好播放时间和时长,确保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各村(社区)充分利用贴近群众的优势,开展接地气宣传。
“大会战”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织密防控网,切实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充分发挥公安民警和各镇(街)群防群治队伍作用,依据辖区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巡逻防控,每周巡逻不少于4次且时长不少于4小时,农忙季节、重要节点、重点时期每晚巡逻。在村组、
小区落实“红袖标”制度,积极开展邻里守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和社会面视频资源整合联网应用,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和“智慧社区”建设。同时,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社区戒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涉案未成年人等重点人员管理。加大打击力度。以“守护平安”系列行动为载体,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特别是深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整治养老诈骗、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打击治理传统侵财犯罪和“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突出违法犯罪。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进一步落实各镇(街)相关部门责任。坚决防止“民转刑”案发生,推进诉调、检调、访调对接和“警民联调”,推行“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驻镇(街)、村(社)工作机制,实现政法力量下沉基层。拓展“两代表一委员”、律师、“五老人员”、乡贤参与化解矛盾纠纷途径,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作用,定期对矛盾问题等进行研判分析,及时跟进解决,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注重夯实基层基础。推进区、镇、村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综治中心一体化建设,配齐网格人员力量,严格落实网格包保责任。持续深化平安创建活动,深化“平安镇街”“平安村社”“平安小区”“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文化市场”“平安商场”“平安企业”“平安铁路”等创建,着力解决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和工作短板,保障群众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