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吕静远
开栏的话:在三季度全省16个省辖市“赛马”评议中,滁州取得了经济运行、创新型省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项工作全省第一的骄人成绩。其中,经济运行七个季度蝉联全省第一,创新型省份建设两个季度蝉联第一。这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眼下,已到了决胜全年的关键阶段,各地各部门正以这次评议为新的起点,振奋精神、昂扬斗志,稳住基本盘、保持好势头,大干九十天、决胜四季度,向确保“全年红”目标发起最大攻势。今日起,本报推出“大干四季度 冲刺全年红”专栏,聚焦我市实体经济、科技创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营商环境建设等工作的火热实践和可喜成效,助力全市掀起新一轮干事创业热潮,推动我市用实干实绩再创新的辉煌!
第一!还是第一!连续七次第一!日前,在省辖市市委书记、市长三季度工作会议上,“喜报”再次传来:滁州经济运行、创新型省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项工作均居全省第一。特别是经济运行指标,自“赛马”以来,已是连续七个季度稳居第一,交出了一份在全省争先进、在长三角创一流的优异答卷。这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此为新的起点,以实干争先再创一流业绩。
“今年以来,我们紧盯‘新三样’、创新驱动和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全市经济运行在全省‘赛马’中‘七连冠’,更加坚定了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动力。”市发改委主任徐军表示,将继续发挥好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职能,狠抓经济运行、加大调度的频次和力度,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动态调整项目库,确保在库项目保持在1000个以上;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投资和项目建设始终走在全省前列;紧盯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引龙头、强链条、兴产业,加快打造世界光伏之都,争当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一体推进“2+3+N”合作平台建设,积极承接沪苏浙先进制造业项目,聚力打造长三角“四个地”,努力为现代化新滁州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0.8%,居全省第1位;工业固投同比增长46.7%,居全省第3位;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0%,居全省第1位,工业经济保持健康平稳较快发展。市经信局局长陈军表示,下一步,该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扛起责任、积极作为,以提质扩量增效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滁州提供坚实支撑。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第一战场”,把招大引强作为“一号工程”,奋力招引了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好项目、大项目,我市连续多年在全省招商引资综合考评中位居第一方阵。市投促局局长刘江华表示,接下来将继续高位推进,健全“赛马”机制,突出招大引强,紧盯500强、央企、知名民企以及行业领军企业,全力引进一批重特大、高精尖项目;突出产业链招商,紧盯八大产业链和“新三样”产业,加快嵌入长三角乃至全国、全球产业链; 突出“打法”创新,继续探索基金招商、以商招商、商协会招商、出海招商、会展招商、互联网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方式,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动力和干劲,为全市经济运行的向好态势贡献更多力量。
“三季度全省‘赛马’再传捷报,经济运行‘七连冠’是对我市各项工作的充分肯定,也将鞭策我们加力前行。”市财政局局长贡植平表示,滁州财政将进一步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坚持稳中求进,充分发挥财政“调节器”“助推器”“稳定器”作用,支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税源涵养,积极培植税源,盘好盘活国有资产,多渠道增加可用财力;坚持加力提效,把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绩效理念和要求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坚持居安思危,牵头打好防范化解风险阻击战,重点加强对基层“三保”、政府隐性债务、地方融资平台等领域潜在风险的预研预判,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加快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化新滁州建设。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城市的“软实力”和长久竞争力。市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兆庄表示,接下来将着力提升诉求办理质效,抓紧抓实企业诉求办理季度评议工作,坚持创优争先目标不动摇,落实落细为企服务的各项提升举措,确保季度、年度评议持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着力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发挥“互联网+服务”高效便捷的优势,加强与各要素保障部门、政策制定和兑现部门的信息沟通共享,“靶向”宣传推送惠企政策,推动政策直达快享;持续深化“双对标”行动,以企业满意度为“金标准”,认真倾听企业家心声,推深做实“企盼我办”,为打造一流“亭满意”营商环境和推动滁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