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包增光 通讯员杨海燕)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强化动态监测、深化“五大帮扶”等有效举措,在守底线上持续发力,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实基础。
压实责任,严格落实“乙类乙管”政策措施。对全市63.9万65岁以上老年人分类建档,按重点人群、次重点人群、一般人群,每周分别开展3次、2次、1次健康随访。开展爱心送达、健康敲门行动。今年以来累计接受健康咨询82.58万人次、上门随访77.64万人次、指导居家治疗观察24.14万人次,做到“诉求有人应、咨询有人答、转诊有人管”。持续关注重点人群,抓实监测服务,切实防止因疫因病返贫致贫。
强化动态监测排查,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持续发挥11093个村组网格、11596个网格员监测作用,常态化监测帮扶18.3万脱贫人口和1.7万监测对象。全市乡村振兴系统与13家行业部门持续开展部门数据筛查对比,实时监测并有效防范化解各类返贫致贫风险,推送比对信息近20万条。全市8个县(市、区)全部完成明白纸制定工作,做到发放宣传全覆盖,让群众成为政策“明白人”。
深化“五大帮扶”,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今年以来,全市继续开展市级领导定点联系指导乡村振兴工作,市县各级领导赴帮扶点调研走访1221人次。各定点帮扶单位既着眼于救助式帮扶,又通过特色帮扶,上半年直接投入帮扶资金540万元,帮扶项目79个,引进各类资金393.2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1340.3万元。做好选派干部管理和乡村振兴教学点摸底,督促驻村干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创造更多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