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7日
第A06版:副刊

一蓑烟雨慰平生

——重新认识天长历史名人罗万象

□方玉峰/文

因为近几年对地域历史稍感兴趣,所以常常在闲暇之际翻一翻与此有关的史料典籍。有一天,当我无意中翻阅有关记述罗万象的史料时,我真切地觉得,有责任重新对罗万象的生平事迹加以挖掘认识,这既是对历史的一个交代,也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应有的良知。

关于罗万象的生平,史料上这样记载,罗万象,字光大,别号紫虚,江西南昌人,生卒年月不详。明崇祯四年(1631),由举人任天长知县。

十年寒窗苦读,在众多的考生中,罗万象脱颖而出,高中举人,然后受朝廷指派,一路风尘仆仆从家乡不远千里到天长任天长知县,或许在上任之初,罗万象就为自己立下规矩,不贪不淫,两袖清风,爱民如子。正因为秉持这种观念,在刚刚就任之初,罗万象打响了引起民怨极大的弊政火耗制度第一枪。原来在明清时期,政府所征收赋税的散碎银两,须熔化成整块上缴。银子熔解后有损耗,即名为“火耗”。但改熔后损耗至多不过百分之一二,而政府所收火耗却至少为百分之二三十,甚至高达一半。这些损耗统统加在农民的头上,随田赋缴纳,致使农民苦不堪言,民怨沸腾。而少数办差的官吏不顾老百姓死活,借机大发横财,中饱私囊。罗万象到任后,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征求民意,得知此积弊,顶住重重压力,毅然作了改革。他刻了一种一看就明白的“易知单”给农户,注明应征的赋额,农户只需按单缴纳,防止胥吏的作弊与勒索,大大地减轻了农户的额外负担,但也因此得罪了少数官吏,他们恨得咬牙切齿。尽管如此,罗万象不为所动,依然坚持兴利除弊,改善民生。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扬州八怪郑板桥在山东潍县担任知县时作的一首诗,如果把它用在罗万象身上也较为贴切。罗万象十分同情民间老百姓的疾苦,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实事。天长地势西高东低,每到夏季,往往因为暴雨骤降而导致县城被淹,民不堪其苦。《康熙天长县志》里有一篇罗万象的《救生堤记》,记述当年秋天,“阴雨连绵,洪涨暴发,一望汪洋无际,鹊巢倏为蛙舍。”罗万象刚到任上的第一年就遭遇到了暴雨洪灾,看到洪水淹没了老百姓的家园,百姓无家可归的凄惨景象,他感到非常痛心,并且下决心整治水利。但官府银匮乏,财政紧张,拿不出钱来。为了整治水利,造桥加固河堤,罗万象带头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捐献出来。见知府亲自捐银,当地的士绅纷纷仿效出资,很快就筹齐了所需之资。经过建造桥梁、加固河堤、疏浚河道、引水入湖这几项举措,彻底解除了暴雨洪涝自然灾害的威胁,老百姓安居乐业,呈现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罗万象此举在当地赢得了好的声名,得到了百姓的拥戴。

罗万象非常重视礼制,开化民智,他尤其尊重当地民风民俗。当时的天长学宫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罗万象知道后,“补学宫之缺者,复神祠之侵者”,使参加科举考试的莘莘学子能有一个接受教育和读书学习环境,与此同时,罗万象以身作则,亲率学宫的学官和生员按时到孔子神像前祭祀,灌输和培养学子敬畏前贤的品性,使学生德育和智育同步发展,足见其用心良苦和超前意识。

罗万象在天长为官数载,重视礼制,清正廉明,体恤民情,关爱民生,真正使天长出现了少有的太平之景象。而真正让人感佩的是他凛然的民族气节和刚正不阿的人格魅力。罗万象在天长任满后,调任湖北潜江县。不久,又升任南户科给事中。

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缢而死,紧接着便是清兵入关。逃到南京的福王朱由崧在奸臣马士英等人的拥戴下,在南京即位,史称弘光小朝廷。福王昏庸腐朽不堪,奸相马士英弄权,一批当年阉党魏忠贤的门徒被重新起用,其中就有作恶多端、臭名昭著的阮大铖。罗万象和刘孔昭等人冒死力谏惩治奸相阉党,被福王拒绝。罗万象胸怀一腔热血,却是报国无门,内心自然十分痛苦与无奈,他深知,这样下去,弘光小朝廷就像一栋摇摇欲坠的庙宇,倾覆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事实也正如他预料的那样,不久之后,清兵南下,弘光朝廷终于走向覆亡。值得称赞的是,罗万象在这江山易代之时,坚守民族大义,坚决不做降臣。出于对天长的情感,他没有回家乡南昌或隐身于大泽或者深山,而是以明末遗臣的身份,回到天长,隐居到天长城门乡的嵇家庄,自号“湖滨旅客”。

城门乡在天长的东北方,古时有座小城,故称城门乡。宋代改称“天长关”,后来俗称为“小关”,即现今的杨村镇湖滨社区。城门乡濒临高邮湖,域内沟岔河泊众多,居民多以打鱼为生。罗万象隐居于此闭塞之处,一副“黄冠草履”道家出世的相貌,行经在农村田野之间,劝植农桑,教义学子弟。真正做到了不问时政,只关注民生,所有的这些,都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官员在改朝换代时凛然的民族气节和与民同生共息的高尚情怀,值得后人激赏。

那么,罗万象为什么要选择城门乡作为自己的退隐之所,为什么不选择别处?这是因为嵇家庄是天长宋代义士嵇耸的家乡。据史料记载,南宋宰相文天祥与元军谈判,结果遭到扣留并被押解北上。行至镇江时,在当地一些义士的帮助下,幸得逃脱。于是历尽艰辛,沿真州(仪征)、扬州一带小道,经汀溪(今万寿镇马岔河村)辗转流离到嵇家庄。亡命之中,曾作《过嵇庄》一诗:“小泊嵇庄月正弦,庄官惊问是何船?今朝哨马湾头处,又在青山大路边。”诗中说的“庄官”即是嵇耸,嵇耸对文天祥非常敬佩,知道来人是文丞相后,立即摆酒设宴,盛情款待。随后散家资,招健丁,并派他的儿子和一位馆客陪同护送文天祥到泰州,再航海达闽。文天祥和嵇耸是宋末抗击异族入侵时的民族英雄和民族义士,罗万象虽不能算是民族英雄或民族义士,但他与嵇耸、文天祥的民族志向和爱国情怀是一致的。如此,罗万象于民族存亡之际出于对先贤的景仰而隐居到嵇庄,其用意当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作为一个读书人,罗万象诗文俱佳,文采出众,有诗文流传至今。天长西乡汊涧有座大觉寺,寺庙苍松翠柏,流水桃花,鸟声悦耳,景色颇佳。罗万象于公务之余,常常到此一游,曾作《春日游大觉寺》:“当年曾入梦,今日快登堂。人语一溪水,桃花伴夕阳。天龙皈法钵,山鸟下经床。愿祝留须客,毋为行脚忙。”其中的“人语一溪水,桃花伴夕阳。”情景交融,极富画面感,体现出诗人高超的诗歌艺术造诣,为后人所推崇。

罗万象对天长这片土地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他把人生最后的时光都留在了天长这片土地上,最终也把自己埋葬在天长这块他热爱的土地上。人们在城东门为他立墓树碑,为后人瞻仰。随着岁月的流逝,罗万象墓已经不复存在,人们只是大约知道其位置,而他的墓碑还依然保存完好。

白云苍狗,斗转星移。时至今日,几百年过去,天长人民没有忘记罗万象,没有忘记他在天长任上的功绩,不时有识之士站出来呼吁,重修罗万象墓,让其成为天长的人文教育景点,让后来人得到教育启发。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而重新认识罗万象,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有着突出的价值和意义!

2023-09-07 ——重新认识天长历史名人罗万象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99643.html 1 3 一蓑烟雨慰平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