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8日
第A06版:凤阳新闻

追寻明中都遗址记忆

七月,滚滚热浪席卷淮河南岸。在凤阳县城正中的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除了葱郁的草、繁盛的花,还有挥汗如雨的人。

烈日照射的探方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明中都遗址考古发掘领队王志正和队员们小心地用手铲“刮面”,每一铲要薄、要匀,同时观察土质土色变化。

沿着皇故城城墙行走,彼时,人们能看见的只有断壁残垣,那段历史从来只存在于坊间传说中。而今,重见天日的白玉石雕、巨型石础静静地躺在探方坑里,向世人展示着这座失落都城曾有的辉煌。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诏建中都,六年后,中都城已“功将完成”,朱元璋却以“劳费”为由,突然“罢中都役作”,改南京为都城。于是明中都被长久掩蔽于历史迷雾中。

“考古发掘是一个漫长繁琐的过程,也是一个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七年多时间,一万余平方米的发掘面积,王志几乎把家安在了工地。在他看来,拂去尘土,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守望文明是考古人独有的浪漫。

明中都是明初第一座按照京师之制建造的都城,曾被誉为中国古代完备宫殿的蓝本。2022年3月,明中都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座湮没于历史长河600多年之久的明代都城再次被聚焦,为完善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宫殿布局演变过程提供了新证。据王志介绍,前朝区的宫殿是中都城中最核心的宫殿建筑,其建筑的规制等级最高,但因史料记载不详,明中都前朝区宫殿的形态一直成谜。

2015年以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故宫博物院、山东大学等单位对明中都遗址进行的连续发掘,首次明确了明中都前朝区宫殿的布局为“工”字形,是前、后殿加穿堂的结构,前殿与后殿均面阔九间,进深四间,形态上更接近宋元时期的宫殿。

距离作业区域不远处,就是此前宫殿基址上出土的巨型石础。础面边长2.5米至2.6米,覆盆直径达1.8米,体量为目前国内所见宫殿建筑石础之最,也由此推断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在宫殿基址的前殿中部偏后处有一处土质极为纯净的黄土台。王志饶有兴致地说:“我们感到意外和惊喜,因为在过去的考古中还没有过类似发现。”黄土中心台正好位于明中都宫城的几何中心点上,被周边夯土所叠压,是宫殿建筑中最早的构筑物,据分析,这个黄土台可能是摆放皇帝龙椅的地方,而且反映了明中都对“择中立宫”这一理念的延续继承。

“明中都不仅规划了贯穿全城的南北向中轴线,还建设了东西轴线大街,钟楼、鼓楼相对而立,其部分建筑的布局或建筑形制均属首创,如内外金水河的布置、明三暗五式的宫城城门、宫城外严格的左祖右社等。”王志描述着当年中都城的布局。

今天的凤阳依然可以找到明清时北京城的影子:一条中轴贯穿南北,洪武门、左右千步廊、大明门、承天门、端门等位置依稀可辨,东西向的云霁街两端,钟楼、鼓楼相对而立,很多地理历史爱好者会来凤阳寻找北京城的“前世”。

近年来,该县将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提出“一座中都城、凤阳城市魂”的城市总体规划理念,对新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体量、高度、外观和使用性质等做了规定;打造东西、南北两大轴线,恢复展示地标性建筑,基于原址建成一批主题公园;以史为据,重新布局城市框架、命名城市街区。行走于古城的大街小巷内,感受着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衔接,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惠泽民生的同时,正赋予这座古城崭新的发展内涵。

“遗址的发掘从实物上印证了明中都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中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历史作用,这种串联是中华文化基因世代相传、中华文明连续不断的体现,保护工作则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王志说。

刘美子

2023-08-08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97933.html 1 3 追寻明中都遗址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