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包增光 通讯员李兴祥)今年,我市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密结合,落实科学“降碳”、推进深度“减污”、实施全域“扩绿”,努力绘就“青山碧水绕人家”的美丽滁州新画卷。
落实科学“降碳”,提升生态能级。紧抓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机遇,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引导更多资本和政策向能源供给侧改革、光伏和新能源产业链延伸倾斜,为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探索新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支持凤阳县、来安县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县,全椒县、天长市、明光市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积极推动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落实《南京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苏皖共同建立“2+12”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工作备忘录》。
推进深度“减污”,改善环境质量。改善大气环境,深化“1245”大气综合防控体系,坚决打好臭氧达标、柴油货车污染防治和重污染天气应对等4场标志性战役。改善水环境,主攻河道系统性污染,加快区域合流制管网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强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净化和生态修复等项目,规范入河排污口管理。落实滁河跨省和市内跨境生态补偿机制,一季度断面水质改善幅度全省第一。改善土壤环境,开展“管固废 保安全”专项行动,升级中小微企业和社会源类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试点。开展“两公一住”地块污染状况调查,完成重点行业重金属减排和4项农村环境治理任务。整治环境问题,全面开展“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按照序时进度完成年度中央、省交办问题整改任务,组织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回头看”。
实施全域“扩绿”,保护生态系统。保护长江生态,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狠抓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保护饮用水源,聚焦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完善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和矢量边界绘制,大力整治饮水环境问题。推进沙河集水库、黄栗树水库智能监控系统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摸清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识别威胁因素,并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