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1日
第A06版:专 版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滁州市委党校 孙信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深刻回答了人与自然为何共生、如何共生等重大理论问题,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新征程上,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书写建设美丽滁州新篇章。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性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时立足于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利用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和环境危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总结了西方工业化的经验教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从唯物辩证法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人与自然看作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政治经济学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从科学社会主义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创造更好优美环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核心要义是构建生命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遵循人民至上的价值逻辑,目的是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解决好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才能提升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建设美丽中国是目标。党的二十大对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战略安排:第一步,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中国建设有了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

推动绿色发展是根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

三、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坚持系统论的科学方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着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部署。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2023-07-2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96744.html 1 3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