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涧湖水下历史原貌和地情史实的调查研究
○骆跃泉
万涓成河泽滁阳——滁阳水脉的源头探索树高千丈,必有其根;水流万里,必有其源。滁人大多知道老东关外清流河上有一古桥名为五孔桥,但知道此桥原名五川桥的并不多。“川”者,河流、水道也,“五川”者,自东向西,依次为二道河(古称双源沛,系南谯区独山水库、来安县练子山水库合流而来)、百道河(古称秋沛水,源出老嘉山,过燕子湾水库南下)、盈福河、大沙河(今沙河水库前身,源出磨盘山下仙居涧,始称白茆河,合瓦店河、常家河等折往东南)、小沙河(城西水库前身),因为上述五道河流在老东关遵阳街的东门外大桥下汇合,所以最初称五拱桥为五川桥。这里重点溯源一下对滁城居民生活起居影响最大的小沙河,小沙河为清流河右岸支流,“郡西山溪以千数”,呈叶脉状分布,主要有东、中、西三个源头。东源之水来自于丰山西南麓二道河、茅草岭西麓,汇入红花桥水库后,出库往西北延伸。中源之水里程最长,又分为东、中、西三个支流:最东的支流水源来自龙蟠洼,收龙蟠山、尖山西麓之水;中间的支流,水源来自南谯区施集镇中心村与全椒县石沛镇枣林村交界的小分水岭;西边的支流水源系侧菱山山洼、花山山洼两条小支流在金郢子附近并流而来。西边支流绕过扁担山在狮子山下与东、中两个支流汇合,合称赵家河。西源之水来又分为西、中、北三个支流:西支来自于花山渴水岭(储洼);中支来自于马鞍山(蚂蚁山)东北麓;北支来自于关山东麓。东、中、西三个源头在胡庄附近三汊河汇合后,途中又汇入来自琅琊山西南麓福山(大佛山)、珠山之水,过官庄东仙桥下,折而北,入赤湖涧,过赤湖铺桥后注入石濑涧,往东北折过张家湾,继续往东北曲折而行,经过汤家湾(古称陶家湾、套湾),与来自西北方的大金桥下之水会合后,改称乌兔河,蜿蜒折向东南流,河水过上水关贯城中称内城河,出下水关在五川桥附近并入清流河。由上可知,小沙河绵延五十多华里,在不同地段又有多个名字,自源头起,分别有赵家河、三汊河、赤湖涧、石濑涧、乌兔河、内城河等六个分段名称,可谓跌宕起伏,风情多样。画屏环列此附居——小沙河流域的滁州四景“城市山林最羡滁,山宜樵木水宜鱼。残碑短石犹存古,赢得天闲此附居。”千百年来,一代名郡滁州背依风景秀丽的琅琊山,卓然于江淮之间。琅琊山、庙山、花山、关山、白米山首尾相衔,小沙河水源地位于关(清流关)中谷地,周边群山环抱,谷中地势平缓,青山翠谷、田园牧歌的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古滁州十二景中有其四景,即丰岭祥云、花山簇锦、清流瑞雪、石濑飞琼。丰岭即丰山,位于滁城西郊西涧南岸,“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宋濂语),“轻烟缭绕,炊气郁蒸”(萧崇业语),民间认为,丰山是琅琊山中附近诸山主峰,凡雨泽大至时,必有云气预发山顶,谚语说“丰山着帽,丰年之兆”,故名“丰岭祥云”。花山位于南谯区施集镇境内,是小沙河主要水源地之一,从马鞍山北麓观之,层峦叠嶂似莲花盛开,周边山峰如花瓣层层叠加,簇拥着一个花蕊,望如簇锦,遍山的林木翠竹,郁郁葱葱,风景如画,蔚为大观,故称花山簇锦。清流关一带群山逶迤,峭壁削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山上树林荫蔽,古道深深。尤其是到了冬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漫山遍岭飞雪如絮,琼枝玉树宛如仙境,故称清流瑞雪。石濑涧在西涧街道办事处关山村赤湖组境内,距滁州城约7.5公里,小沙河流至赤湖铺桥北近处,与来自关山东麓两道支流相汇,相汇处“石生水底,嵯峨突兀”,“水流其间,萦纡回复”,有石濑涧之称。每到春夏汛期,“水石相激,澎湃有声”,水流激荡石涧后,溅飞如琼珠,观者叹为奇观,故称石濑飞琼。古道逶迤通两京——京京古道的历史图景“嵯峨怪石横天起,一径羊肠万山里。东凭江浦北阴陵,此是南唐旧军垒。”巍巍关山,北起龙亭口,南到蚂蚁山,逶迤数十里,山峦起伏,群山连绵,集古关隘、古驿道、古战场于一地。往事越千年,自南唐设清流关以御北师,关口变换大王旗,清流关前演绎了一幕幕冷兵器时代西风瘦马,刀光剑影的历史大剧,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是金戈铁马时代的前沿阵地,故有“金陵锁钥”之称。入得关内,五里一处的烽火台依稀可见,民间俗称烽火台为烟火墩,是古代报警的高土墩,遇有敌情,第一个发现的墩台即刻点燃烟火,夜则举火、昼则绕烟,墩与墩接续燃放,以此很快传远,使远方早作应敌准备。目前遗迹可循的有小关山墩、青墩、二里半墩、望城岗等。战争时,清流关是江淮屏障;和平年代,清流古道是商旅通道。明初,朝廷在滁州设有三个驿站,即滁阳驿、大柳树驿、东葛城驿,洪武九年(1376),东葛城驿划归江浦县。连接驿站的是驿道和设在沿线的递铺,宋制分为马递、急递、步递三种,分段设立急递铺,宋设24铺,元设21铺,元、明、清时各递铺均设有铺兵,以强制铺役驿运,走递文书须昼夜行程150公里。明清时滁州驿道以由南京过滁至北京的所谓“京道”为主,俗称京京古道,号称九省通衢,即今闽、赣、浙、苏,经南京过皖,达鲁、豫、晋、冀。滁州段急递铺减为12铺:由境西北的仙居涧铺、梁村铺、大柳树铺、霍家铺、济川铺、清流关铺、赤湖铺、州前总铺、麻塘铺、担子冈铺、官塘铺、黄里铺,铺与铺之间大约相隔5公里,滁境段计长60公里。京京古道清流关段为7.5公里,有上七下八之称,路面为青石铺成,宽约2.5米。关东不远处为关山店,关西为小店子,街上店铺坊栈众多,商贾云集。关下驿站常住邮卒及脚夫百余人,专供运送文报及为过往客商上山、下山转运货物。青石铺就的石板道上辙痕凹陷,今日依然清晰可见。关口下立有路碑“贱避贵、幼避长、轻避重、缓避急”,可视之为古代的交通法规。遥想当年,车行辚辚,驮铃叮当,邮卒驿报频传,贩夫摩肩接踵,昼夜不息,一幅热闹的贩夫走卒图跃然于时空之间。京京古道自清流关入关后,第一个急递铺即赤湖铺。赤湖铺本是一个县治所在,后魏曾在此设立赤湖县。因明代京道穿村而过,设有急递铺,俗称赤湖铺。明万历年间演变为一个小集镇,称为赤湖市,一九四九年前夕,尚定期逢集,市井繁华。随着滁定公路的开通,赤湖铺渐渐冷寂了。赤湖铺桥横亘在小沙河赤湖铺段,系明初建筑,是古京道上的重要津梁,一拱成形,双层砖拱,青石条铺面,跨度10米,全长60米,高18米,其势壮观。远山连绵,河道蜿蜒,竹林掩映,横桥卧波,天然成画。古道过赤湖铺后,往滁城方向延伸,过望城岗、七里坂,再往东约两华里过乌兔河上乌兔桥(乌兔河东岸俗称五里墩,亦称三谷堆,近处系州前总铺旧址),继续往东南方向延伸,至大西门处入城,穿城而过后往南京方向绵延。清朝末年津浦铁路通车、民国时滁定公路修成,这一古老的交通要道逐渐失去了往日人来车往的繁忙景象。20世纪50年代末,因为修建城西水库,七里坂东侧至大西门段的古道开始沉于水底,此地重新变成了渡口,七里坂和对岸的大塘靠小船摆渡,古道逐渐冷清。后来随着滁定路、滁杨路(杨饭店)的逐渐兴盛,西乡入城方便了,古道、古渡彻底废弃了。西涧一舟泊千年——西涧疑问的管窥之见“南谯称望郡,西涧号名津”。地以文传,让滁州扬名天下的有两篇华章,除了宋代欧阳修所作的《醉翁亭记》,便是早它二百六十多年、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那首《滁州西涧》了,韦诗称得上是滁州山水文化的开山之作,然而千百年来,对西涧存不存在,西涧到底在哪里的质疑之声时有出现,本着学术争鸣之愿,结合笔者十多年来数次实地徒步寻踪,作一管窥交待。先来看韦公视野,“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不管是植柳河畔,“聊将休暇日,种柳西涧滨”,还是野渡赏月,“值此归时月,留连西涧渡”;不管是看农夫劳作,“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还是给友人传情,“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春和景明之象随处可见,正所谓闲淡心胸看云卷云舒,动静结合领野趣横生。韦刺史临滁时,小郡滁州交通并不发达,过往河道的人也不多,与之笔下对应的是当时滁城近郊山野田园。小沙河下游的乌兔河段离滁城西门最近,自汤家湾至上水关之间,大约十华里,河道地势相对平缓,两侧芳草萋萋,间有杂树垂柳和简易的小渡口,山清水远,鸟鸣幽渡,境况清雅,像一幅清幽的水墨画,与韦应物笔下的西涧景况最为契合。[天顺]《大明一统志》、[万历]《滁阳志》、胡松《新修广惠桥记》、[康熙]《滁州志·山川》、[光绪]《滁州志·山川》等文献都有相关记载,“西涧,在城西,俗名乌土河”“东注於西涧,俗又称乌土河”“从赤湖,过乌土”“至赤湖,注石濑,徇西涧”“又东为西涧,俗亦名乌土河”“又东,合金家桥下之水,为乌兔河”等,文献记载的年代虽然不同,但指向的事实相同,具体说来,就是小沙河在不同的河段有不同的名称,但过了石濑涧以后,在汤家湾处拐弯与金家桥下之水汇合后,开始更名为西涧,“俗称乌土河”是不争的事实,换句话说,西涧和乌土河指的是小沙河下游的同一段河道,即汤家湾至上水关段约十华里的河段。笔者臆测,乌土河的最初俗称,可能来源于沿河两岸土地的颜色。乌者,黑也,“乌土”者,黑土的别称。中国黑土本土纲包括中国现行发生分类制的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土、赤红壤、水稻土等,其中赤红壤湿态色调呈棕至棕红色,而乌土河西岸呈现的裸土颜色正是棕红色,与赤红壤的特征完全一致,由此推断,乌土河最初名之为“乌土”,很有可能就是因河岸土地颜色而来。至于后世记载中出现“乌兔桥”之说,可能是民间长期口语化演变的结果。水下密码“十”字标——西涧湖底的地情描摹1958年12月,在小沙河下游开工兴建城西水库,大坝原规划建立在上游的三汊河,因沙河集水库干渠规划在滁城附近建渡槽连接两个水库以备不时之需,后将三汊河水库大坝改建在距离老城墙约100米、滁城西门外现今的位置。水库大坝工程建设,分新建与加固两段施工,施工期长达25年。1958年至1965年为大坝新建阶段。1958年动员万余民工施工,由于顺原城河弃土堆筑,坝基内古窑,碎砖等均未清理,质量较差,1963年对大坝进行补救。1975年至1983年为大坝加固阶段。城西水库来水面积168平方公里,以农业灌溉为主,兼负滁城工业、居民生活用水和滞洪、水产养殖等综合效能。宋代以后,滁人依据《滁州西涧》诗意,在涧边建有野渡桥、野渡庵、幽草亭。[康熙]《滁州志》《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记载相同“野渡庵,在小西门外”;[光绪]《滁州志》记载“野渡桥,在西门外,李兆寿毁”“野渡庵,在西门外里许,尹梦璧建。毁于寇,光绪葵未重建”。按照上述文献综合推论:野渡桥在大西门(永丰门)西约一华里处,横亘西涧之上,修建时间应当早于野渡庵修建时间,民国时期,滁人称之为“木桥”,已经是修缮后的木质桥,由三座桥墩支撑,桥长约五十米,宽约六米。野渡庵系尹梦璧于明天启元年来滁州任通判以后主持修建的,位置在野渡桥南约五十米处,靠近小西门(观德门),相传,野渡庵在民国时期尚存,毁于侵华日寇之手。大金桥即金家桥,[万历]《滁阳志》记载“距州七里,郡人金汝重建”,[康熙]《滁州志》记载“山北行路,郡人金汝重建”,[光绪]《滁州志》记载“郡人金汝重建,水入乌兔河”。据上述文献可知,金家桥初建年代最迟也当在明万历年间,或许更早。原址位于现西涧湖西北部所在半岛(螃蟹岛)东侧和对岸连接处,系滁州出城往城郊(十二里头)路上的桥梁。桥址西部有金庄子、金家坝等村庄,系金姓族人聚居地。当然,最具地标意义的是如今掩映在万顷碧波之下,京京古道和名津西涧交汇形成的水下“十”字坐标。东西走向的京京古道在水下约六华里,自去年延续至今的干旱使水库露出部分库底,古河道东部的古代遗址清晰可辨,引得滁人纷纷而至,觅址寻道,发思古之幽情,感世易之沧桑。但南北走向约十华里的西涧神龙见首不见尾依然藏身水下,引人无限遐想。在京京古道与乌土河交会处,明代建有大型石桥,这便是水下“十”字坐标的点睛之笔乌土桥,[万历]《滁阳志》记载“乌土桥,距州五里”,[光绪]《滁州志》记载“在州西五里,俗讹称五里桥”,和乌土河演变俗称乌兔河一样,乌土桥也俗称乌兔桥。乌土桥和赤湖铺桥修建时间相同,桥身单孔双层砖拱,桥面由青条石铺就,所修形制及用材与现存的赤湖铺桥相似,体大面宽、车辙痕深,成了京京古道出滁城的第一座桥梁。和清流关口的路碑遥相呼应,乌兔桥东岸桥头也立有一块“贱避贵、幼避长、轻避重、缓避急”的路碑,内容和形制完全相同。韦公诗境今何在,化作碧波随风吟。千百年来,一叶扁舟一直泊在国人的记忆深处。如今的城西水库美称西涧湖,极目观之,南枕琅琊风光好,湖光山色一湖收,虽然看不到舟楫帆影,但碧波万顷,鸥鹭低翔,还是让游人有了烟波浩渺、水上泛舟的意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