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1日
第A01版:要闻

激活“红色引擎” 解锁“发展密码”

——滁州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综述

全媒体记者施 璇

骄阳似火燃斗志,党旗猎猎战鼓擂。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滁州实践的新征程上,滁州干群用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燃烧着皖东大地,用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回答着时代命题。

今天的滁州,生产总值增速领跑全省、位居长三角城市第二,经济总量稳坐“安徽第三城”,在全省季度“赛马”评议中,经济运行连续5个季度全省第一,营商环境连续4个季度全省第一。目前滁州正处在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之一,一座厚积薄发的实力之城加速崛起。

今天的滁州,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具有左右逢源、双圈互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党员干部铆足干劲,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最大机遇,借长三角的“东风”,搭一体化的“快车”,加快打造具有滁州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奋力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重要一极,一座动能强劲的活力之城势头澎湃。

今天的滁州,光伏、半导体、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医药器械、智能家电、新型化工、绿色食品八大产业齐头并进,营商环境“亭满意”的赞誉回荡在皖东大地,连续3年实施招才引智“十大举措”,制定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启动人才兴滁“十百千万”三年攻坚行动,实施聚才汇智“五星工程”。2022年被评为“全国最佳引才城市”,一座大有可为的魅力之城前景可期。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滁州民营经济为全市贡献了近60%的税收、近70%的生产总值、8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党旗红,产业强,企业兴。探寻滁州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是非公企业版图上日益扩大的“红色区域”,是彰显蓬勃生机和独特魅力的“红色引擎”,推动着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融合互促。

打造“红色堡垒” 组织覆盖“有形更有效”

没有党员,就无法建立党组织;没有党组织,党的工作就没有依托。

我市以扩大全面有效覆盖为基础,着力消除党建“空白点”和盲区。按照“应建尽建、全面覆盖”的要求,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切实提升有效覆盖水平。在面上,构建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非公工委牵头抓总,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园区具体落实的非公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在线上,全域深化“行业聚力 系统攻坚”行动,健全“非公工委+行业党委”体系;在点上,抓实省委非公工委重点联系县整改提升,建立345个非公工委党建工作联系点,建立“园区党工委—非公企业综合党委—非公企业党组织”三级组织架构,近两年来,全市非公领域新建立党组织1085个、其中单独组建987个。

与此同时,我市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展“地毯式”摸排,先后成立顺丰、饿了么、滴滴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41个。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聚集的商务楼宇、商业街区等设立红色驿站210个,创新设立“中都红小哥之家”“来小驿”站点等,打造“15分钟红色服务圈”,开展“最美快递员、最美配送员、最美司机”评选活动,做到新领域新业态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党组织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才能更有效释放组织“动能”。我市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群团组织建设的新渠道新路径,深化“党群共建提升 覆盖扩面提质”行动,构建“五领十共”工作格局,引导工会、共青团、妇联树立“一盘棋”思想,不断延伸基层群团组织链条和工作触角,畅通基层群团组织的“毛细血管”,去年以来新成立群团组织1800余个。

非公企业党组织是政治组织,必须不断强化政治属性这个根本属性,突出政治功能这个基本功能。

市委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非公领域党组织广泛开展“宣讲二十大 进企办实事”活动,对非公领域党组织书记、专职党务工作者、党建工作指导员开展全员轮训,将非公领域党建纳入年度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1+N”个性化清单,在每季度开展的“三看三比”巡回检查中现场必看、必听、必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每月召开企业家早餐会,不断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非公经济领域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党的组织和工作实现全面覆盖……

构建“红色品牌” “链”上党建“出新更出彩”

找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共振区”和“关键点”,才能有效发挥党组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的引领作用。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党建聚链 助企发展”行动,政治建设“铸魂”、组织建设“塑形”、产业建设“提质”、人才建设“聚力”、作风建设“赋能”,深入开展“一链一品”创建,成立光伏、半导体、汽车及装备制造等高规格的八大产业链党委,着力打造产业链党建工作品牌。

“通过开展‘党建聚链 助企发展’行动,我们与链上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互学、活动共办、资源共享,还加强了与集成电路、芯片工艺等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滁州市半导体产业链企业长电科技(滁州)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承龙高兴地说。

以产业链上龙头企业党组织为牵引,将若干个不同隶属关系的产业链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党组织全部纳入产业链党委,采取组织共联、队伍共育、活动共办、阵地共建、资源共享等方式,破解企业沟通壁垒、建强战斗堡垒。

市委为每条产业链选派1名县级领导干部、1名高校专家教授和2名机关年轻干部,专职服务链上企业。选优配强链上企业党组织书记,市县分层分级抓好轮训。向八大产业链派驻400余名党建指导员,建立党建工作指导组,帮助链上企业协调项目申报、资金需求等难题。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我市以“六亮”行动为抓手,依托链上头部企业党组织建立8个产业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红色议事、红色轮值、红色指导、红色直通4项机制,在产业链建立党员示范岗、划分党员责任区2600余个,建立党员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以党员专家、党员工程师为带头人的科技先锋团队36个,为产业链党委发挥作用提供保障。

把党的活动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是非公企业党建的生命线,只有找准发挥作用的切入点,才能做到以党建强引领发展强。

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担任企业“首席服务员”,市县全部成立企业服务中心,推行365天“不打烊”服务。深入开展“遍访企业、助企纾困”“深入联企、深度助企”等活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走访企业2.6万余次,帮助解决各类诉求1万余个。2022年,全市企业诉求办理情况和市场主体满意度均居全省第一。

“双招双引”是区域竞争的关键一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去年以来,各产业链党委第一书记、书记带队外出100余批次,引进大项目好项目。2022年,招引八大产业链亿元以上项目350个、占全市总量73%,百亿元项目实现县域全覆盖。产业链党委定期梳理紧缺人才需求,分链举办“千企百校·智汇滁州”人才招聘专场,连续3年开展“揭榜挂帅”系列活动。建立八大产业链人才专家库,探索“院校+园区+龙头企业”模式,加大在项目引进中招引技术创新团队力度。2022年,新引进八大产业链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82个,招引院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22名。

从单纯追求生产到促进政府部门、链上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党建联抓、工作联动、人才联育、活动联办、信息联网、问题联解,不断整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源,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链上企业发展优势。

释放“红色动能” 助力发展“加力更加速”

围绕全市发展大局,我市引导非公企业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解难,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争当先锋、克难攻坚。

对标长三角,主动靠上去,积极融进去。依托顶山—汊河、浦口—南谯、六合—天长等跨界一体化功能区建设,建立跨区域毗邻党建示范区,常态化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开展干部交流,抢抓南京结对帮扶滁州契机,分批选派近百名党员干部到沪苏浙涉企部门挂职锻炼,提升履职能力。开展人才共育,新建长三角地区企业“人才研发飞地”10家、人才强市合伙高校12家,带动解决一批企业技术难题。

扭住开发园区这个龙头,把园区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区域。每个省级以上园区分别由1个市委非公工委成员单位和1个县(市、区)委非公工委成员单位共同联系,定期调研指导,去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题调研40余次,帮助园区和企业协调解决问题180余个。开展“走园入企”“产学研”对接活动,帮扶园区与80多家大院大所“结对子”,助力企业做大做强。2022年,全市10个省级以上园区经营(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总额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滁州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

把党旗插在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疫情防控最前线,持续用劲发力。开展村企联建,组织1000多家党建强、发展强的非公企业与1016个村党组织精准结对,整合村企资源,实现合作共赢。聚焦文明创建,广泛发动非公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开展交通文明劝导、小区环境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常态化文明创建提质升级。聚焦疫情防控,去年疫情期间,全市第五批党建指导员第一时间投身防疫一线,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潮起江海千帆竞,迎风奋楫正当时。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好了就是凝聚力,抓细了就是竞争力”的理念,真抓实干、争先进位,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聚焦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滁州的磅礴力量,不断书写波澜壮阔的壮丽篇章。

2023-07-11 ——滁州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综述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95943.html 1 3 激活“红色引擎” 解锁“发展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