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5日
第A05版:专版·公益

章思林:坚守匠心五十载 七旬老人传非遗

章思林,男,中共党员,1948年8月生,大英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秧歌灯”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获评“来安好人”。坚守农村文化阵地50余载,精通民间各类灯艺制作以及民间鼓乐、器乐演奏,创立大英镇“秧歌灯”非遗传承志愿服务队。1996年起,持续在大英中学、大英中心学校实施“非遗进校园”系列志愿服务;2008年起,每年均组织“非遗进乡村”志愿服务活动,带领传承团队演出超千场。擅长挖掘整理地方民间文学、艺术,撰写的民间传说故事、地方民谣有篇章收录于《中国民间故事全书》。

刘锦瑜

爱好变承诺 守护初心传非遗

章思林自幼爱好文艺,学生时代曾多次荣获全县歌唱比赛一等奖,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演、编、写,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1969年,他开始在大英镇文化站参与各种文艺演出和节目编排,1978至2008年任大英镇文化站站长。

工作中,章思林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经常自费到歌舞团学习,并擅长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所悟。但受当时大环境影响,农村文化事业步履维艰。章思林默默告诉自己:“我们文化人,只有守住阵地,才能开展活动,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得到群众认可。”他号召同事们一起,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办经济实体、门面房招租来解决经费问题,通过和校园互动,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文体活动,开办音乐培训班等形式,使每年的文体活动有声有色。

在他的努力下,大英镇率先成立了皖东第一家乡镇文化中心,先后建起了影剧院、文化楼、灯光球场、小型农民公园,创办了民营戏剧团,皖东农民歌舞团、科普学校、艺术培训班,组建了两支电影队,成立了篮球协会、象棋协会、武术协会、戏曲协会,初步形成了集文、教、卫、科、体、广于一体的大文化格局。顶峰时期,大英站室内活动面积约3000平方米,室外活动面积约5000平方米,常年在站里活动的文艺骨干达85人。1981年至1991年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来大英观摩、学习。《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一批国家级新闻媒体和知名记者慕名前来采风报道。

与此同时,章思林开始挖掘整理始兴于明末清初年间的民间歌舞秧歌灯。他遍访当地秧歌灯艺人,和他们同吃同住,一招一式学动作,一字一句听唱腔,动作画图,唱腔记谱,摸清表演形式,掌握曲谱、唱词、舞步等基本规律。在复排过程中,他除去糟粕,吸取精华,推陈出新,在音乐锣鼓上进行大胆改革,融入现代节奏和花鼓锣元素,与凤阳花鼓灯并称为安徽皖东民间歌舞“并蒂花”。

20世纪80年代中期,“秧歌灯”成功为文化部召开的南方片14省文化工作会议作专场演出,先后接受省部级领导指导16场次。1986年6月12日,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同志视察大英文化站,有效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在20世纪90年代,基层文化最艰难的时期,章思林仍坚持按照“有组织、有规模、有档次”的要求开展活动,带领200多名文艺骨干达,每年服务群众约3万人次。他说:“‘秧歌灯’源于民间,长于民间,我们一定要守住人民群众留给我们的宝贵艺术财富,将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唱给他们听,演给他们看。”

1996年“秧歌灯”入选滁州市首届春节电视晚会。1999年被中央电视台全过程录制,作为建国五十周年献礼节目向全国展播。经过不断努力,“秧歌灯”于2007年被列为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章思林连续22年被评为全县文化系统先进个人,2000年10月被安徽省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表彰为省全民健身先进个人;2002年7月被滁州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市第二届“文化百优”先进工作者;2011年6月被安徽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遗秧歌灯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2月被滁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表彰为“滁州市好公民”等。

退休不褪色 向新突破传非遗

滁州市自2007年举办首届花灯艺术节以来,多次特邀“秧歌灯”参演,并获最佳表演奖。2009年,章思林应邀参加中国农歌会展演,获中国农民歌会花灯展演优秀奖。2014年,章思林获滁州市好市民荣誉称号,同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英镇民间歌舞“秧歌灯”代表性传承人。

退休后,他创立了大英镇“秧歌灯”非遗传承志愿服务队,延续着自1996年起实施的“非遗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他先后组建了大英中学、大英中心学校两支校园非遗表演队,平均每年培养学生50余人次。2021年,章思林团队在大英镇中心学校开设“四点半课堂”,每周两节课,每节课50分钟,面向三、四、五年级学生,系统传授民间歌舞表演艺术知识和技法。他站在孩子们中间,伴随铿锵的鼓点,一个步子一个手势地示范,一个动作一个节奏地纠正。“双减”政策落地后,“秧歌灯”这一拥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个性化课堂让农村孩子变得更加快乐、更加自信。

2021年7月以来,章思林积极参与到乡村“复兴少年宫”的试点建设中。他结合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开设“金色非遗课堂”,亲自制定授课内容。“我们首先要让孩子感受秧歌灯艺术的魅力,只要孩子们有兴趣、愿意学,就一批批教下去。一旦发现有表演天赋的好苗子,就好好培养,让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开花、结果。”章思林说起“秧歌灯”,总是一往情深。

用心又用情 匠心坚守传非遗

为了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2013年章思林自筹资金,自己动手,布展了滁州市第一家乡镇非遗展厅,全方位宣传传统文化,让非遗文化家喻户晓。2020年大英镇党委、政府重新打造非遗展馆时,从设计到施工,从布展到推广,章思林尽心尽力,积极参与。他把自己珍藏的老照片、老物件捐献给展馆,把自己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心血也留在了展馆。

章思林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作用,自2008年起,每年均组织“非遗进乡村”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表演形式,演身边人、唱身边事。同时,吸纳当地“秧歌灯”爱好者作为志愿者,通过指导他们来培养师资队伍,再让这些弟子走进校园培养幼儿园、中小学老师。“培养秧歌灯传承人的任务就落到这些学校老师身上了。他们学成之后,就可以从事秧歌灯表演艺术教学,让非遗秧歌灯薪火相传。”章思林说。2019年,他带领团队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花灯大赛中获最佳传承奖。

近年来,章思林创作并编导的来安圩区原生态民歌“丫头号子——咱们村的喜事多”“淮调——文化民生在眼前,唱一唱乡村振兴新景象”均获县民生杯文艺大赛一等奖并选送参加市民生杯文艺晚会。原创文字作品散文《磨子桥》和《千年古树》、传说《白果树》分别被市政协和市林业局内部刊物收录,其中《磨子桥》被《古邑来安话地名》一书收录,以上均获滁州市文旅局颁发的优秀创作奖。闲暇时光,他还潜心研究民间灯艺的制作绝活,积极筹建“民间灯艺扎制社”,义务为中小学扎制秧歌灯具,为村(社区)扎制民间旱船灯具。

做好非遗传承文章,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古稀老人章思林依然在坚守匠心擦亮省级非遗名片底色。

章思林展示秧歌灯道具制作技艺

章思林在大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非遗传承志愿服务

章思林在大英镇秧歌灯展示厅开展教学

2023-05-25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92564.html 1 3 章思林:坚守匠心五十载 七旬老人传非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