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2日
第A03版:副刊

当你老了……

□作者:陶承洛

当你老了,工作压力没了,生活负累轻了,往事或止于唇齿,或淹没岁月,或则随风而去。这时你摘下社会面具,回归到孩子般的本色性情。玩手机便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打发时光的生活方式,一种生存的状态。

微信,也的确能吸引人,让你一兴奋一激灵,心里立马泛起涟漪。新闻、视频、诗文、图片、音乐……无所不有,各取所好。你可以尽情享受一会,陶醉片刻,然后转发。笔者有几个群,同事,同学,亲友,一百多人,天南地北,信息量很大,微信也就不断,每天目不暇接。

我常感叹,某公关心史政,不知从哪里弄来这么多野史秘闻,匪夷所思;某公热衷旅游,拍来那么多名山大川如画胜景,赏心悦目;某女士喜爱歌舞,隔日总能听到动听歌乐天籁之声,怡性悦情……真可谓异彩纷呈,热火朝天。这里传达的其实是老人们对生活的满足愉悦幸福和思考。笔者为之感动的是,这里已是白雪飘飘,黄叶凋零,却又春意浓浓,生机勃勃。网友歌咏:“纵使生命已进入秋冬,却仍把春天拥在心中,喜看微信的字里行间,依然洋溢着春的笑容。”这是拥抱春天享受生活的态度。

但也有人对我说,其实多数退休老人追求的还是一种平淡超然的“佛系生活”,做“佛系老人”“佛系老太”。我是理解的,“佛系生活”就是不计较,不在乎,不苟求,不争不抢,不图输赢,看淡一切,随遇而安,随波逐流,听天由命,等等。

细想,这虽然有些超脱旷达,把得失荣辱利害置之度外,但如果黑白不分,痛痒无关,麻木不仁,似乎就有点“哀莫大于心死”了。而且这些“不”,也足以让你容颜磨损,日月无光,空空落落,无所事事,病痛也会不期而至。况且,60岁退休,就算到80岁,也还有20年时间,几十年,几万个小时,这样活着来消磨掉光阴,不也是十分恐惧的吗?不是一种蹉跎吗?人生说有限,也短暂,行者有疆。

一位去海外探亲的田老师发来消息,说一个人最有生产力的年龄是60-70岁,第二高的阶段是70-80岁,第三高的阶段是50-60岁。在60岁时情感和心理潜力达到了顶峰,这种情况会持续到80岁,甚至更远。这项研究是由一组医生和心理学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

看到这个帖子,感到很新鲜很高兴。不错,报载,诺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是62岁,全球最大公司总裁的平均年龄是63岁。前几天,看国际电影节获奖演员,一位最佳男主角是94岁。再看看,明年美国总统竞选,竞选者一位是77岁,一位是80岁。令人咋舌。

一句话,老了却能老有所为,活出另一番新天地。其实见怪不怪,老年人见过世面,经过历练,心智和思想更加成熟,更能理解人生和生活的真谛。对世事洞若观火,应对自如;对境遇甘之若饴,宠辱不惊。这样的境界是一般年轻人无法抵达的,取得成绩也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吴祖光曾赋诗:“秋光无限好,瓜是老来红”。王蒙说“老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成熟、沧桑、见识、自由、超脱”“老年变得更可爱更清纯更智慧更光明更哲学”。

夕阳晚照,红霞满天,何等美好的景象。远的不说,眼前笔者群里就有灿烂的晚霞四溢的美景。

曹先生,退休前已经喜欢舞文弄墨,读碑临帖。退休后时间宽裕了,兴趣更浓了。先写草书,一本学草书的“草诀歌”未曾离过案头,朝夕相伴。这几年又钻研古文字学,探字源书源,甲金简帛文并进,从大篆写到小篆,用力勤深。现在每遇节气节日,他边写篆字边写书话诗话。数百千字,抒情感怀。趣味盎然,境界超拔,雅俗共赏,好评如潮。

戴先生,每看到可心可乐的新闻或图片,便诗兴勃发。开始写顺口溜,俚俗逗笑;后来是打油诗,风趣幽默。再后来打油诗和诗分不清了,典雅方正,亦庄亦谐。例如始写“古稀颂古稀,犹有童心在。句句实在话,字字皆珠玑,手机人一台,云端抒情怀。”后写“凹字楼前思绪卷,往事如烟眼前现”,“尊师重教人心暖,呕心沥血桃李艳”。再写“水秀山清千峰翠,虬枝嫩叶入眼帘。鸟语花香春拂面,琅琊美景四月天”。天天有诗,即兴抒发,一人唱众人和。

抗疫时,闾巷静悄悄,网上热闹闹。殷先生写“疫情封困众人足,岂能束缚各自手。电视屏里观大事,手机网上阅春秋。”又有“一方有难八方援,合肥滁州情相连。万众一心战瘟疫,众志成城斗凶顽。”平实简朴,却有气象风云。群情激昂,斗志满怀。

徐先生也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先前是行书,60岁后学临曹碑书帖,学隶书。日新月异。边习书法边增加学养,天天读书。一二年功夫,书读多了,隶书也像模像样了。公正不苟,美观大方,透出书者的淳朴儒雅。他将书法作品配上框发在群里,赢得一片惊叹赞赏,求书者不绝。

裴先生夫妇热爱旅游摄影,国内外一路走去,飞鸿踏雪泥,旅游作品成百上千。他买了一台打印机,放大复印,写上评注,装订成册,一个景点一集,是文字和照片的纪录片。他的评注朴实雅致,议论独到,画龙点睛,有不同的文化视角和思想深度。人去影留,文图并茂,回味无穷。他说争取收订一百集。

还有学琴棋书画烹饪垂钓莳花弄草以及著文写书的例子。唐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里的先生女士都是“栽花人”,却是“年年岁岁花相异”。如今花事正浓,缀满枝头,万紫千红,争奇斗妍。我想,人是有潜力的,甚至自己也不知自己潜力有多大。羲之书法晚乃善,庚信文章老更成。只要有兴趣,力所能及,就应激发潜能。衰老着,忙碌着,收获着,快乐着。活得有趣,才是生活的正能量;活得有品相,才是生活的本质。心之所向,无问东西,取悦自己,快乐别人,乐生有为,这是人活着的最高境界。

当然,除了随性、选择、坚持,还有个“度”的问题。闲云孤鹤,芒鞋竹杖,烟波钓徒,躺平无为,不好。暴风骤雨,开锣喝道,先声夺人,急功近利,也不好。孔子云,无过无不及。进退有度,知止有定,不夷不惠,中庸之道好。

写到这里,想起东坡先生的诗“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不禁又有点黯然。东坡先生大概是说,那些说散就散的人,那些说没就没的风景,仅会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存在一阵子。是的,无奈何,老之将至这是任何人都必须面对的,是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来年我们在哪里?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当你老了,珍惜当下,老得从容,老得体面,老得优雅。

2023-05-22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92265.html 1 3 当你老了…… /enpproperty-->